“热火朝天”,欧盟石墨烯旗舰项目总协调人卡纳瑞特教授用这个词来形容目前中国人对石墨烯的研发。据他了解,世界各国对于专利申请的门槛不一,但单从数量上讲,中国申请石墨烯技术的专利占到了全球的50%以上。
在中国,石墨烯在各大领域应用研发成果,如春笋一般竞相出土,产业化随时爆发。
石墨烯制备领域已取得产业化突破。2013年2月,中航工业航材院宣布,突破制备大尺寸、高质量石墨烯薄膜的技术难题,在铜箔表面制备出超过12英寸的石墨烯薄膜。5月,国内首条年产量达3万平方米的石墨烯薄膜生产线在江苏常州投产。同年11月,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0吨氧化石墨(烯)、石墨烯粉体生产线投产。12月,宁波年产300吨规模的石墨烯粉体生产线正式落成投产;同月,南江集团投资的1000万片大面积单层石墨烯薄膜生产线正式启动。
石墨烯在镍锌电池体系的应用,已取得实验效果。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近年来埋头于石墨烯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探索,院长康飞宇教授介绍说,他的研究团队主攻石墨烯在镍锌电池体系的应用,主要瞄准动力电池和新能源储能电池两个方面。目前实验已经取得很好的结果,正准备申请美国、中国的专利技术。
“我们要研究一种‘绿色电池’,用来取代现在的铅酸蓄电池。”康飞宇说,传统的铅酸蓄电池具有污染、寿命短等缺点,新型镍锌电池的特点是便宜、耐用、安全、容量高,而且充电时间可以大大缩短,这对未来电动汽车的普及将是革命性的影响,因为15分钟完成充电、续航500公里不是不可能的事,完全可以解决目前电动车推广中遇到的电池这一核心难题。
中国石墨烯产业化有内在动力,但更多的是来自外部的竞争。
目前,英、美、韩和日本以及欧盟高度重视,竞相布局,抢占这片“蓝海”的科技和产业制高点。去年欧盟拿出10亿欧元巨资启动石墨烯旗舰项目,旨在把石墨烯和相关层状材料从实验室带入社会,为欧洲诸多产业带来一场革命,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石墨烯旗舰项目由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牵头、欧盟15个成员国的100多个研发团队组成,其中包括4名诺贝尔奖得主。
中国石墨烯产业化目前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降低成本。
石墨烯现在的价格贵过黄金,最便宜的也要500元/克,但预计一年之后,就可以降到50元/克,再过两年,可能就降到1-5元/克的“白菜价”。
据介绍,在工业化方面,目前通过天然石墨剥层等技术,石墨烯的生产已经接近量产的水平,未来两三年内,便可大规模应用在电池、导电、导热等材料领域,替代现有的材料。实验室关于这些方面的应用已经做得很好,正往规模化应用发展。从远期来讲,在触摸屏、传感器等器械上的大规模应用还需要三到五年时间,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在产业投资方面,业内专家指出,目前全世界对石墨烯的研究和产业化都处在起步阶段,真正离市场化还有一段距离,不宜盲目投资。当前,首先要把基础研究做好,再做投资、规模化生产。对于政府来说,目前首要的任务并不是“跟风”扶持,而是应该冷静地进行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