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日益严重的区域性雾霾,近两年来,从中央到京津冀三地,都在积极构建政策环境,采取有效措施,为治污除霾打下基础。
然而,雾霾重压下,政府监管仍然存在漏洞,资金和清洁能源的供应出现“短板”,雾霾治理还需主客观因素多方面综合保障。
中央、区域政策环境正在构建
环境保护,重在构建政策环境。
近两年来,国家发改委、环保部等制定了有利于京津冀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的政策措施,《大气污染防治成品油质量升级行动计划》《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文件相继出台,要求对区域电力、清洁煤等清洁能源供应给予保证。
京津冀区域的环保科技合作、信息共享平台以及区域空气重污染预报预警和应急联动机制都在构建中。今年4月11日,京津冀三地环保部门共同启动区域环保科技协作机制,在编制科研计划、制定地方排放标准、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等方面加强交流。
此外,在统筹考虑区域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大气环境容量等制约因素,明确大气环境承载能力红线,确保区域土地开发、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与区域资源生态环境等客观条件相适应的情况下,京津冀正计划于今年年底启动编制区域深化大气治理中长期规划。
治污力度加大监管漏洞突出
记者采访发现,国务院出台大气治理十条一年来,京津冀三地因地制宜,各自采取措施推进环保工作。
北京将环保重点落在淘汰“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的落后产能上,全面禁止建设钢铁、水泥、炼焦、有色等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目前,铸锻造、建材、化工等行业259家污染企业已关停退出。
河北能源消费总量近九成是煤炭,采暖季呈典型的煤烟型污染。如今,政府以每吨补贴600元方式鼓励廊坊市区居民购置环保型煤。
天津市环境科学院在滨海新区会展中心建起“节能环保技术超市”,以先进实用的节能环保技术储备、举办技术对接会方式,让更多的企业便捷采用环保技术。
然而,部分地区仍然存在监管不力的情况。环境保护部近日派出16个督查组检查各地空气质量保障措施落实情况时发现,河北、河南部分地区存在企业大气污染物治理设施未正常运行、超标排放、工地和道路扬尘控制措施落实不到位、秸秆垃圾焚烧等超标排放问题。
多位环保专家指出,有关省区市“表决心”中不乏观望心态,夹杂“等靠要”和“怨妇情绪”。他们认为,每座城市只有重视当地治理,才会有区域大环境的清洁。
客观因素“笼罩”“霾汰”仍需时日
治理雾霾区域性大范围频发,非一蹴而就。
以河北省为例,其粗钢产量、平板玻璃产量居全国第一位,调整优化需要安置和处置大量职工和资产,短期内经济社会面临阵痛。如要完成中央2017年压缩钢铁产能6000万吨、水泥6000万吨等要求,直接、间接涉及就业人员百万之众,每年需支付社保养老金约130亿元。
另外,客观而言,我国缺油、少气、多煤的能源禀赋,成为京津冀削减燃煤的一大障碍。
天津市环保局局长温武瑞说,天津今年天然气缺口达到12亿立方米,在改燃并网过程中遇到很大困难,需要国家在天然气管网的配套、气量分配等方面都加大支持。
北京市环保局大气环境管理处处长于建华说,北京必须执行最严格的地方环保标准,除维护城市运行和安全保障的生存之需,其他类型的企业需要外迁,大量职工需要安置,而留下来的企业,需要接受高环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