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如练,动如烟,轻如絮,阔如海,白如棉”,古人笔下的雾曼妙迷离、如梦如幻。但是,对于2013年的中国来说,“雾”与“霾”一起,成为中国人无法言说的痛。有关环保部门将十几年来用破坏环境换取经济增长导致雾霾肆虐的原因粗暴的归咎于汽车尾气的排放,这显然不能令人信服。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也已经证实汽车尾气给北京雾霾的贡献不足4%,这个结果最终遭到国内环保部门的否定,但是前者的研究结果却已被国际科研期刊发表,获得了国际肯定。尽管汽车尾气并非造成雾霾的元凶,但是汽车尾气也确实污染环境,因此作为帮凶之一,也应该责无旁贷的采取技术措施来有效降低汽车尾气排放。
开发并推广新能源汽车无疑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方式,但就眼下的状况来看,纯电动新能源汽车受制于技术等多方面原因,比如:充电时间长、续航里程短、充电桩过少、电池规格没有统一标准、售价高昂、后期维护保养价格昂贵等,导致其难以实现全社会普及。而以天然气为动力的汽车虽已小具规模,但其加气站点数量不足导致了消费者驾车范围的局限。另外,油电混合动力汽车虽然有着漂亮的经济油耗数值,但是这是在油电混动双驱的情况下获得的燃油数字,如果电量耗尽后长途行驶,油耗比普通燃油汽车还要高(电机、电池等增重不少),而且混动车型即便有国家补贴,其售价也不便宜,最终只能是小众车辆。
这样看来,即便是新能源汽车几乎可以解决汽车尾气问题,有部分消费者也愿意掏钱购买这种高效低耗、甚至是零排放的新能源汽车,但囿于各种因素,消费者其实难以享受到真正的利益。在限购限行成风、雾霾当道的大环境之下,与其让他们放弃自由选择的权利,倒不如努力提高传统汽车排放标准,如此无疑也是治理雾霾天气的重要举措之一。
有效降低传统汽车的尾气排放指标主要有两大举措,其一开源,在动力不减的情况下,通过技术添加,提高燃油燃烧值,从而减少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有害物及温室气体的排放。油价这几年见涨不见跌,燃油添加剂、汽油环保节油丸、节油器、节油宝等各式打着节能招牌的产品比比皆是。官方对这类化学添加剂的标准尚未出台,使用过的车主也表示这些铺天盖地的节油剂,其实并没有明显的效果,更有甚者,不仅在工业化生产上存在问题,产品在稳定性方面也存在隐患。而且随着当前油品的不断改良,额外添加售价不菲的该类产品意义并不大。
其二节流,改进发动机性能,使其精准投放燃油使用量,从源头上降低油耗,以降低尾气排放的绝对值。目前汽车上普遍采用的是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它可精确控制喷油量,使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都能获得最佳浓度的混合气。在寻求节能减排新技术的发展中,有的企业甚至研发出了更为先进的燃油直喷系统,不仅能精确燃油的提供量,而且能够精准提供燃油的时间。如上海大众旗下新朗逸、全新途观和新帕萨特等3款车型搭载的bluemotion(蓝驱技术),由于兼具动力性和经济性,在不断高涨的油价背景之下,获得了市场的青睐。该技术在TSI+DSG动力组合的基础上,新增的发动机启停技术、刹车能量回收系统、低滚阻轮胎,既有效减少了废气的排放,又提高了传动效率、降低了车噪。以新帕萨特BlueMotion蓝驱技术版为例,该车在改进了动力总成,并增加了发动机自动启停系统与再生制动能量回收技术之后,比传统车型每百公里可节省1.2L油耗,而二氧化碳排放更是降低了28g/100km。
“文明的果实挂在能源的藤上”,在节能减排的路上,每个人都有分担的责任,比如大力推广技术性能好燃油效果高的汽车、选购小排量汽车、尽量少开车、熟人或同事之间拼车上路、车主在用车时养成良好的开车习惯并对爱车及时保养也能有效地减少尾气的排放。同时我们更期待新能源汽车在未来的不久能够打破僵局,实现汽车产业的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