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以下简称“记”):在您看来,建筑节能或是楼宇节能的市场空间究竟有多大?
项伯龙(以下简称:“项”):一组数据足以说明,全球41%的能源用于楼宇消耗,为耗能最大的一个板块。紧随其后才是工业耗能,占比为31%。在碳排放上,楼宇则是仅次于工业板块,占排放总量的21%,仍然是个“大户”。
当下,世界人口日益增多、全球气候变暖及资源日趋匮乏等问题已逐步显现,节能被提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关乎每一个人的利益。如何让城市中的楼宇减少能耗和排放,在使用周期内实现效率最大化就显得至关重要。目前,越来越多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而且这一个市场,在一定期限内其需求会源源不断地增加。
记:在节能市场,新建筑节能在设计建造之初就可以进行系统的建造,是否相对比较经济?而对一幢旧的楼宇来说,改造的投入成本会更大?
项:在初建时就把节能降耗可持续考虑进去,当然是最好的。但我们现在面临的大多是旧楼宇的节能改造,即便是新楼宇,几年之后也会面临设备的升级改造。节能改造一定是会产生效益的,越是长期越明显。其实从投资回收周期来看,也并不是很长。此前,西门子为北京朝阳区政府大楼进行了节能改造。朝阳区政府大楼第一年的节能量就达到221万千瓦时,节约123万元,原计划5年收回投资,实际三年半便得以实现。上海中信泰富大厦的改造,两年时间就因为节能而节约成本近300万元,三年多收回投资。
记:在楼宇节能中如何融入智能化、大数据,以让楼宇成为绿色智能建筑?
项:互联时代让酒店更容易获得数据,OTA、APP、社交软件、电子邮件等的发展都为大数据的应用提供的基础。西门子将传统的现场控制系统与IT技术紧密结合,使用物联网技术将酒店前台、客房系统、客人联结在一起,通过收集使用习惯、设施设备状态来构架“大数据模型”,为酒店提供深入的数据挖掘服务。
所谓智能和绿色的结合,不仅需要高能效的系统,而且还需要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甚至是满足个性化需求的环境,在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同时,提升现代人对品质的追求。从某种程度上说,融入智能化,节能环保也会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意义。
作者:蒋娅娅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