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数据显示,今年2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511.8亿美元,同比下降4.8%。其中出口1141亿美元,下降18.1%。业内人士指出,2月出口数据骤降同春节前“抢出口”、汇率变化、基数较高、挤去数据水分等多重因素相关,属正常波动范畴。料接下来几个月,出口形势会好转,全年进出口增长7.5%的增长目标仍然可期。
受春节、汇率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2月份进出口数据出现较大波动。海关总署3月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按美元计价,1~2月我国进出口总值6335.7亿美元,同比增长3.8%。其中出口3212.3亿美元,同比下降1.6%;进口3123.4亿美元,同比增长10%。
春节假期所在的2月数据更让人揪心——我国进出口总值2511.8亿美元,同比下降4.8%。其中出口1141亿美元,同比下降18.1%;进口1370.8亿美元,同比增长10.1%,贸易逆差达229.8亿美元。
业内人士认为,每年前两个月我国外贸数据都会出现较大波动,这种情况并不足以引起忧虑,使用季度数据才能更准确地反映整体外贸形势。
春节惹的“祸”?
“的确,每年春节外贸企业都会‘抢出口’,也就是在节前把货物发出去,但去年春节假期是在2月中旬,即使提前几天发货,也不会从根本上影响2月份的整体出口数据。今年则不同,春节假期在1月底2月初,提前发货就会让1月份的统计量增加,而使2月份的数据下降。”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耐心解释道。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1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823.95亿美元,同比增长10.3%,其中出口2071.32亿美元,同比增长10.6%。
海关总署皇家线上官网(中国)有限公司发言人、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还以2011年的情况做对比:当年春节假期同样在2月初,而此前一年的春节假期为2月中旬,类似的情况出现了——2011年1月份,以美元计价出口的增速高达37.6%,而2月份的出口增速急剧回落至2.3%。
郑跃声表示,进入3月份以后,春节因素对进出口的影响将逐渐消失,出口规模或将逐步恢复常态。“针对我国的情况,研判年初外贸进出口的形势,应主要参考第一季度累计的同比增速。”他说。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李健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今年我国外贸面临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经济稳步恢复、需求逐步回暖的有利因素。“去年四季度,我国对欧盟和日本的出口都由负增长转为正增长,到去年12月份,全年的累计数据也都出现了小幅增长,这预示着发达经济体的回暖可以持续下去,总体来说今年7.5%的外贸增长目标比较稳妥。”李健说。
数据波动根源多
除春节因素外,汇率也是导致今年前两个月进出口数据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白明告诉国际商报记者,海关统计的2月出口数据,大部分是去年12月到今年1月生产的订单。“那段时间正是人民币升值势头最猛的时候,”白明说,“对美元的汇率几乎要‘破5’,巨大压力之下,大量出口企业业务量骤减,有些甚至选择停工、外迁等。”
此外,几位业内人士一致认为,今年2月出口数值同比下降与去年的虚高基数不无关系。“去年1~4月,出于套汇套利的目的,曾有大量热钱流入,可以说去年前两个月的出口数据中含有很大的水分。经过去年5月和9月份的两轮严厉打击,今年这种情况基本没有再次出现,水分挤出去了,自然出现了一个较大的跌幅。”李健说。
前两个月外贸数据中,进口总额的增加、尤其是主要大宗商品的数据同样引人注目:前两个月,我国铁矿砂进口量增加21.8%,均价下跌3.9%;原油进口量增加11.5%,均价下跌3.8%;大豆进口量增加40.1%,均价下跌10.9%;未锻造铜及铜材进口量增加41.2%,均价下跌10.7%;未锻造铝及铝材进口量增加78.8%,均价下跌30.8%……除钢材进口价格略有上升外,几乎所有大宗商品都在经历“价跌量涨”。
白明指出,大宗商品价格不仅能反映当前的供需关系,还包含着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期。“中国经济进入调整期的信号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大宗商品降价,国内进口商正好抓住机会大量买进,进口量增加的作用超过了价格下跌的作用,表现出的结果就是进口总额大增。”
“国内企业进口这么多原材料,前两个月的来料加工贸易也出现了小幅增长,这些都预示着接下来几个月的出口形势会好转。”李健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