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大青山前坡部分区域的生态或自然退化,或被人为破坏。“过去人们为了讨生活,开荒、放牧、砍伐、采石挖沙,把树和草糟践了不少,河滩上也到处是坑。”居住在乌兰不浪村的老人高国胜说,昔日的大青山前坡,山体伤痕累累,沙坑遍布,厂矿林立,道路两侧的私搭乱建、乱堆乱放、绿化不足等现象尤为严重。一些长期“盘踞”在山脚下的违法违规企业和加工窝点,不断地产生着负面影响,环境污染问题不仅使居民饱受困扰,也直接影响到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的安全。
如今,大青山变了!
每到盛夏,沿着大青山前坡的道路自西向东行进,沿途草木葱茏,满眼看见的是浓绿的樟子松与国槐,挺拔的白蜡和杉树,嫩黄的金叶榆,一丛丛的丁香……
抬头远望,起伏的山上长满了生态林、灌木、绿草,苍翠欲滴。山脚下则是一片片果园,桃、李、海棠、山楂应有尽有。
“如今的大青山前坡和之前相比,变化太大了。”高国胜说,没想到,在我有生之年,还能看到大青山前坡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些变化源于2012年我市启动实施的大青山生态综合治理保护工程,经过几年的建设,大青山前坡已成为“绿树掩映、白墙蓝瓦、曲径通幽、田园风光、草原风情、自然和谐”的首府后花园。
大青山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东西全长120公里,南北平均宽3.3公里,区域总面积约400平方公里。大青山沿线境内涉及4个旗(区)、10个乡镇、73个行政村,约9.73万人。该项目工程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从2012年至2016年,建设面积约150平方公里,建设区域主要位于新城区和回民区;二期工程始于2017年开始,建设面积约250平方公里,建设区域主要位于土左旗和赛罕区。
工程建设初期,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五为主”的综合整治理念,即以生态绿化、旅游观光、休闲农业、旧村拆迁改造、适度开发为主,围绕“保护生态、涵养水源、搬迁移民、旅游休闲、展示文化”的规划目标,实现山、河、林、田等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等人文资源的和谐交融,将生态建设与现代农业、旅游观光、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改造相结合,严格控制区域绿化盖度不低于80%,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投入。
工程启动以来,先后建成了雅马图森林公园、恼包公园、呼和塔拉草原、千亩丁香园、内蒙古少数民族群众文化体育运动中心等生态区域。以上项目构建了森林景观、草原风光、沙坑治理和休闲农业等特色生态区域,同时促进了科普展览、体育竞技和文化会展等社会事业的繁荣发展。
经过连续对大青山的生态治理和建设,今天的大青山前坡已呈现绿树成荫、花果飘香、环境优美、风光秀丽的景色。
大青山的改变让家住大青山脚下的刘大爷看在眼里、喜在心上。“现在环境好了,连小鸟都多了起来,现在你在村里随便哪个地方都能听见鸟叫声,看见鸟的影子。”已经60岁的刘大爷打小就生活在讨思浩村,说起现在的变化,他颇有感触,“每天大清早或者天气好的时候,成群的鸟都在这里飞来飞去,有的还落在村里的电线、树枝上‘开会’呢。”刘大爷说,村里鸟的数量增多也是近四五年的事情,“以前,村里很少能看到鸟,就连鸟的声音也很少听见。”刘大爷回忆道。
大青山的改变同样让首府市民赞叹不已。
每到夏季,在哈拉沁生态公园内,游人们结伴而来,站在观景台上,纵览美景:清澈的湖水、古朴文艺的木栈道、环绕四周错落有致的绿树,蜿蜒于青山秀水间的小路让人心旷神怡。
据新城区环保局局长朱瑞祥介绍,哈拉沁生态公园原址是个采砂地,取沙后形成了“沙坑”,生态环境很恶劣,污染企业多,大青山前坡生态治理后,这里“因地制宜”改造成了“沙坑景观”。
从2013年开始,新城区对大青山前坡及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的乱采乱挖企业开展了专项治理行动,结合大青山前坡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对选金厂、白灰厂、腻子粉厂、砂石厂等污染企业进行拆除取缔,并在清除后的空地植树种草,进行地质灾害和综合治理。近年来,新城区累计在大青山前坡绿化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4.3%,拆除取缔污染企业331家。经过几年的打造,基本形成青山掩映、绿水环绕的和谐景象。
现在,当人们再次走进这里时,沙坑已经被建成拥有人工湖、景观平台、木栈道、凉亭和苗木的下嵌式生态公园。
大青山前坡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成效,对于首府市民来说都是看得见摸得着感受的到的。如今,大青山前坡沿线的地区和村庄都在大青山生态治理和建设中得到实惠,发展绿色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已经凸显。昔日的沙石地变成万亩草原,烂石滩已森林密布,垃圾坑成生态景观……
如今的呼和浩特,绿色一天天多了起来,春季的风沙少了,蓝天白云青草地的风景越来越多。随着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修复,“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美景,将让“青城”之誉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