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年均浓度51微克每立方米、创有监测以来历史最低;污水处理率达到93%;森林覆盖率达到43.5%,这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过去几年北京市在治理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为城市增添生态底色的不懈努力。
北京生态环境治理的成绩不只是纸面上的一连串数字,空气、水质和植被等肉眼可见的改变也大幅增加了市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在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的实验室里,一排排设备的屏幕上实时呈现出PM2.5、PM10等大气污染物的分析结果。通过“盯住每一微克”,百姓的蓝天获得感不断增强。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刘贤姝说:“北京在‘科技治污’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我们建了35个标准化的空气质量监测站,覆盖了环境监测、交通污染监测;还建立了高密度的PM2.5的监测网络,有1300多个监测点覆盖在全市的各个街乡镇,促进了我们整个生态环境保护的精细化管理,助力了精准执法、精准治污。”
联合国环境署亚太办主任德钦评价,北京在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世界上没有其他城市或者区域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好的成绩。这其中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做法,比如北京的发展理念。
为解决缺水问题,北京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节水工作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数据显示,近五年北京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1%,用水总量仅增长8.6%。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由2013年的18立方米下降到2018年的13立方米。
今年2月,《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坚战2019年行动计划》发布,对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进行了总体布局,PM2.5年均浓度力争继续下降。刘贤姝表示,生态环保不仅是高质量发展的标尺,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