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18年,公司贯彻落实"奋发有为"的年度主题,面对传统煤电市场萎缩,非电烟气治理市场爆发,工业废水、VOCs治理、土壤修复等新业务艰难起步的机遇和挑战,公司非电烟气治理业务异军突起,新兴业务取得突破,主营业务合同大幅增加,营收净利稳健增长,夺取又一个丰收年,再次彰显公司在国内环保领域的龙头地位。 1、主要业务市场开拓和团队取得新突破: 干法脱硫团队紧抓钢铁烧结超低排放市场机遇,充分发挥"干法超净+"技术优势,取得首钢京唐、唐钢集团、中铁装备、文丰钢铁等十几家钢铁烧结超低排放合同。 突破石油催化裂化、玻璃窑炉、焦化脱硫脱硝等非电领域超低排放业绩。自主研发的干法脱硫集成气相COA、集成SCR钢铁烧结超低排放工艺技术,实现规模性成功投运。 电除尘与脱硝事业部面对传统火电烟气治理市场萎缩,竞争更加激烈的不利局面,最大限度抢抓传统电力市场,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煤电传统市场优势。加大力度开拓国际市场和"一带一路"市场,业绩突出。工业废水治理、VOCs治理、烟气消白等新业务拓展迎难而上,实现突破,新领域业务逐渐打开局面。 电袋与管带事业部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公司电袋大机组市场竞争优势,加强非电领域技术开发和市场拓展力度。高温超净电袋研发成功,在氧化铝、冶金冶炼等非电领域市场取得突破,并获得规模性工程应用,有望成为公司在非电领域烟气治理又一项重要技术和产品。事业部全面介入全行业管带皮带项目拓展,积极推进管带业务布局,管带生产线开始建设,管带业务加快培育发展。 电控事业部大力推进电控业务市场开拓,非电领域电控设备合同快速增长,新业务拓展迈出步伐,低温臭氧脱硝推广工作全面展开。推进新技术研发,智能变频电源、烟气治理岛集控系统研发项目通过验收;氧气源臭氧发生器开发项目进展顺利;新低压系统投入运用。 武汉脱硫两印项目积极收官,BOT运行平稳,在非电领域巩固电解铝超低排放市场优势,有望实现规模效益。推进海基平台、船舶等环保治理新业务发展。 西矿环保狠抓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在烟气尘硫硝治理方面全面形成满足超低排放要求的核心技术,抓住非电市场启动时机,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建材、冶金行业的拓展力度,全年新增合同大幅增长,为来年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西矿环保在国内率先取得水泥SCR脱硝示范工程及运行业绩,并连续获得水泥脱硫、烧结烟气SCR脱硝、转炉干法等规模性增量合同,展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冶金事业部全年新增合同创历史新高。大力开拓冶金钢铁市场,成功策划玻璃行业尘硝硫一体化技术推广会。《高温复合滤筒尘硝协同脱除装备》成功入选工信部联合科技部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陶瓷滤管业务取得突破,陶瓷滤筒生产线预计2019年3月开始试生产。 武汉科技全年新增合同创历史新高。面对火电市场萎缩,调整工作重心,深入非电行业,甄选优质客户及项目,加强营销策划,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物料输送事业部立足气力输送、物料抑尘和物料净化业务,积极拓展电力行业改造、灰库长距离外送等业务。完成省煤器结焦破碎装置、智能化气力输送系统开发实验、无尘料斗落料实验等一系列实验研究,项目设计、工程实施等有序开展。 工业炉窑事业部充分发挥市场和技术人员积极性,成功中标托克逊水泥脱硫、吉林石化脱硝等项目,配合上海龙净中标齐化土壤修复项目,助力公司新业务拓展。 2018年公司水治理业务大力开拓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和工业废水市场,取得重大突破。2018年底正式组建水务事业部及新兴业务事业部,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新兴业务事业部积极参与推进省内山水林田湖草等项目,积极开拓固废、危废、土壤修复、生态保护治理等新业务。 2018年收购的新大陆(000997)环保逐渐融入集团公司体系并开展展现互补,上海龙净、龙净科杰及各生产基地都在努力中取得新的成绩。 2、技术管理、技术研发再上新台阶。 公司技术研发围绕战略部署,按照"服务创造价值、一切为了前线"理念,主动作为,努力提升公司综合实力。启动布署公司总部研发,MBR一体化装置开发、燃煤电厂污泥干化掺烧联合攻关等技术研发快速推进;大力推进水质分析实验室、土壤检测、VOCs检测分析等能力建设,以支撑新领域技术研发。完成环保部工程技术中心建设总结并上报生态环境部验收。技术中心办在专利、资质、标准、政策以及品牌宣传等方面持续展开,并成功申请水治理、固废处理、污染修复工程3项乙级设计资质,起到良好支撑及引导作用。 3、总部职能部门管服一体,调整提升。 2018年,为适应集团战略发展需要的各项配套改革全面启动,设立新兴业务事业部、水务事业部、战略投资部、业务发展及市场规划部、法务内控部、流程信息部,强化审计队伍的建设和风险管控,从而加强公司总部职能能力建设。集团人力资源、质量、安全生产、财务、企管、投资、证券以及行政后勤等,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主动作为,积极有效,为龙净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本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940,229.84万元,同比增长15.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121.72万元,同比增长10.62%。
三、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十九大明确提出"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这已上升为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国家战略。随着国家强国战略的实施,环境保护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意味着未来几年,中国将迎来污染治理力度最大、监管执法制度最严的环保新时代,环保治理产业也将迎来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 近年来,全国环保产业销售收入不断增加。环保产业增速明显高于国民经济增速,也高于一般工业行业增速,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同时,上市公司营收增速明显高于行业总体增速,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我国环保行业从传统的技术研发、工程设计与施工、设施运营向注重服务和环境效果的环境综合服务延伸,第三方治理、环境绩效服务、环境金融等服务业,呈快速发展态势,环境服务业占比显著提升。 (二)公司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生态环保企业。 2019年的战略主题是:守正拓新。 守正。一守"正向",龙净要坚守主业,不偏离环保产业的主航道,做深做透大气治理行业。二守"正道",坚守责任与担当,不论市场起起落落,不盲从、不浮躁、不服输,勇猛精进、敢于亮剑。三守"正气",龙净人历来一身正气、光明磊落,坚持真理、敢说真话、良知清澈。 拓新。一是开拓新市场,在守住大气治理基本盘的同时,拓展水、固废、土壤、生态等非气领域的新天地。二是开创新体制,以"强总部、强事业部",实现管理体系战略升级。三是引进新人才,建设与新目标、新业务相匹配的一流人才队伍。四是引领新技术,任何时候,"技高一筹"都是龙净的核心竞争力。 (三)经营计划 1、公司将坚定贯彻落实2019年"守正拓新"年度主题,坚守环保产业主航道,集中精力,做精做强传统烟气治理业务,巩固和提升公司传统业务优势,最大限度占领大气污染治理市场,争取传统业务再创新高;整合资源,主动出击,大力开拓非电烟气治理市场,争取全方位覆盖非电领域,最大限度提高非电市场份额,争取实现超常规增长;加快进入水治理、固废、土壤修复、生态保护等非气环保领域,为公司后续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加强力量开拓国际市场和"一带一路"沿线项目市场,继续加强与国际企业合作,把公司电除尘、电袋除尘、干法脱硫、湿法脱硫和物料输送等先进和成熟的技术及产品大力推向国际市场,提高国际市场份额,推进国际业务开拓。 3、持续实施技高一筹战略,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形成总部研发和事业部技术开发互补的技术研发格局。在非电细分领域治理技术、VOC转轮技术、矿渣和污泥处置等方面展开技术研发,形成非气之外的核心技术,以技术创新驱动公司后续发展。事业部和业务子公司要沿着主营业务的上、下游开发有市场需求的技术和产品,快速满足市场需求和客户需要,与公司总部研发相辅相成,远近结合。 4、推进业务和商业模式创新,促进公司业务快速发展。加快推动VOCs、污水园区治理。鼓励各业务团队大力推动跟大型国企、央企合作,共同发展。鼓励各业务团队寻求有价值的运营服务类业务,形成短期与中长期相结合的业务模式。 5、加强公司总部职能部门和能力的建设,打造价值型公共支撑平台。加强公司发展的前瞻性分析调研,规划和安排好公司业务发展方向,为各业务团队提供市场开拓指导和参考,形成对全环保市场跟踪和规划能力;加强总部人力资源规划和建设,形成公司与业务部门人才联动。大力吸纳非气领域人才,着力培养年轻干部,保证人力资源支撑公司后续发展;加强公司信息体系建设及风险管控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公司管理能力。 6、强化生产子公司生产保障职能,提升智能化和专业化,改进加工工艺流程,实现较低成本生产制造升级,提升公司产品内在品质和外观质量,为打造国际品牌提供保障。按照计划加快VOCs治理大楼、管带智能生产线和尘硝陶瓷滤管建设步伐,促进业务快速发展。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外部形势复杂多变,传统煤电市场大幅萎缩,煤电版块业务下滑严重。公司将以非电大气污染治理为契机,有效补充电力领域大气治理业务下滑,实现公司业务的稳健增长。 2、行业竞争更趋激烈,各项成本不断增加,低价中标矛盾长期存在,2019年公司在手合同执行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保障,项目的有序执行对未来业绩将产生影响。公司将在项目源头加强合同毛利测算,保证项目的盈利。加强成本管控,适时开展大宗原材料的战略性滚存,锁定项目成本,同时采用大宗原材料集中采购等方式,争取在手合同的利润最大化。 3、受资质、业绩、核心技术等制约,工业废水、土壤生态等新业务拓展较为困难,新业务培育尚需时间。公司将加大新兴业务人才引进与培养,新业务技术研发,资质建设等,并大力拓展业务,实现项目突破,为公司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现有技术、人才、市场营销等构成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因素未发生重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