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由于生活污水直排河道,周遭环境脏乱差,导致泾北河水质恶化严重。经过科学有效的整治,如今的泾北河已经达到IV类水体标准,水质保持长期稳定,光照条件好的情况下,透明度达1.2米以上。而一般的小河道,透明度通常仅有40公分。
泾北河的“改头换面”,不过是全市4.3万条河道的其中一例。近年来,上海不断加强水环境治理,中小河道全面消除了黑臭,劣V类水体比例从38.7%下降至18%,河湖水面率从9.79%提升至9.92%,整治成效显著。
深入治理,力争2020年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
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也是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为了进一步改善本市以及长江生态环境,上海通过科学手段加强河道治理,打了一场漂亮的碧水保卫战。
2018年,上海市共完成408公里河道整治、18万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698个住宅小区雨污混接改造以及1.2万余处其他雨污混接点改造,打通550条断头河,拆除1413万平方米沿河违建,退养376家不规范畜禽养殖场。经复核,3158条段河道消除黑臭,1.02万条段河道消除劣V类,超额完成年度计划。
在青浦区徐泾镇东北部泾北河,通过雨污分流、拓宽河道、新建护岸、布设沉水植物、水生动物等方式,既从管理和建设角度为河流整治提供有力的客观条件,又从河流本身出发,重构河流健康生态系统,恢复水体自净能力。青浦区水务局副局长王维维表示,这是“中西医结合”的治理方式,既要及时解决眼前的问题,又要“固本培元”,彻底清除“病根”,实现河道的“可持续清洁”。
值得一提的是,泾北内种植了超过10万平方米的沉水植物,可以吸附水中的杂质,而工作人员只需要定期清洗水中的水藻。王维维称,这是经过数据测算证实的最优方案,利用大自然自身的循环实现河道“自净”。
在获得阶段性胜利后,上海将持续加大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治理力度。上海市水务局河长制工作处处长马维忠表示,2019年上海要力争将劣V类水体比例控制在12%以内,并逐步向全市“2020年力争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的目标迈进。
以河长制推动河长治
在上海的水环境治理工作中,“河道警察”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上海市建立了市-区-街镇-村居四级河长体系,全市4.3万条河道、41个湖泊、6个水库、5037个其他河湖落实河(湖)长共7787名。
马维忠表示,河湖长制全面覆盖上海各河道,改变了各个部门各自为政的现象,有利于加强部门间协作,集众之所长共同改善上海水环境。杨新治是泾北河镇级河长,其职责就是对管辖河湖的管理和保护负责,同时负责对村级河长监督考核,还组织制定“一河一策”工作方案。
泾北河在落实河长日常巡河制度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了“五长联动”机制,即班子领导任镇级河长,负责每月巡查一次包干河道,并牵头协调处置综合性重大事项;村居主要负责人任村级河长,每周巡查一次包干河道,并负责对问题情况上报镇级河长及河长办调处;选任100名村民小组长、市民代表及外籍人士任村级小河长,负责每周对包干河段进行巡查,并将问题上报村级河长;选任20名左右的中小学生任村级小小河长,负责护河宣传引导;选任10名左右社区民警担任河道片区警长,对河道周边违法排污、偷盗渣土、破坏公共设施及绿化等违法行为行刑衔接,直接查处。
总体上看,泾北河通过权力层层下放,调动各级力量,有效地维护了泾北河的水质。
记者在走访时注意到,泾北河边立着一块河长公示牌,下方有两个二维码,分别是“城市精细化管理样板区二维码”的专业版和市民版。杨新治介绍说,平常市民如果发现河道有任何污染问题,就可以立即通过扫码上报情况,便于相关部门第一时间采取行动解决问题,加强了河道治理的社会参与。
2019年,上海将深入推进首批79个河长制标准化街镇建设,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深入研究河长制体制机制、治水手段科技创新,培养一批具备专业技术力量的“河长助理”,不断提升河长治水能力。持续推进入河排污口监管、水质摸底监测、“一河一策”编制、河湖划界、河湖管理信息化、河道命名等工作,进一步夯实河长履职基础。
此外,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上海联合江苏、浙江摸清188条段省际界河(湖)情况,推进22条界河(湖)协同治理。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水处副处长郑恺介绍,接下来长三角“一体化”将从大气层面逐渐拓展至水环境治理,数据共享,共同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