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生产量越多,产生的秸秆就越多,黑龙江秸秆的年产量约1.3亿吨,约占全国的八分之一,占东北四省区的一半左右。
近年来,黑龙江省在秸秆“五化”利用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秸秆综合利用率不断提升,但是综合利用形势依然严峻,秸秆利用缺口依然较大,制约秸秆综合利用的瓶颈依然凸显。每到秋冬季节,秸秆焚烧、雾霾频发问题就成为黑龙江省治理的痛点和难点。因此,如何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如何保证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如何更加长久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全国政协常委、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革黑龙江省委主委谷振春一直高度关注我国农业发展问题,继去年提交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建设国家级绿色食品加工园区》的提案后,今年他又聚焦秸秆综合利用问题,提交了相关提案。
全国政协常委、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谷振春
民生周刊:您何时开始关注秸秆问题的?
谷振春:长期以来,民革黑龙江省委一直都很关注三农问题,每年我们都会选取一到两个课题进行深入调研,秸秆课题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之所以选择这一课题,主要是因为我们在农村调研过程中,发现农民对秸秆的重视程度不够,常常是一烧了之,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
以哈尔滨为例,其夏季空气质量经常排在全国前十位,秋冬季个别月份会排到全国后十位,而这里面就有秸秆燃烧原因。所以我们就选择了这样一个课题,这几年一直予以关注。
民生周刊:我们都知道秸秆的用处有很多,可以还田增加地力,可以发电,可以做肥料。可是您也提到,农民对秸秆的重视程度却不够,经常一烧了之,能说说具体原因吗?
谷振春:这里面的原因复杂,既有思想观念的问题,也有现实条件的制约,既有成本核算的限制,也有科学技术发展的约束。
首先是农业生产者生态环保意识不强,认为秸秆直接还田和造肥还田费时费工增加成本且见效慢,积极性不高。其次是受气候条件制约,黑龙江秋收后,整地时间紧迫,翻地必须要在天冷之前完成,在现有条件下很难在短时间内将秸秆清理出现场。再次,从成本核算的角度来说,清理现场、短途运输、临时存储、二次倒运、装卸等费用都会大于秸秆的价值,收储运产业链条无法建立,且秸秆还田需要配备一系列专业机械,虽然可以享受30%的农机购置补贴,但支出费用仍不菲,农业生产者难以承受。同时,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较少,综合利用普及率不高。目前秸秆的综合利用主要有粉碎还田,生产饲料、生产沼气、供暖发电等。粉碎还田和生产沼气因寒冷的气候条件不适合在北方落地,其他综合利用项目也需要有专业的设备、基础设施配套,尤其是要有过硬的技术支撑能力,然而目前以黑龙江省的财力和科技实力,困难很大。
因此,很多农民往往一烧了之,因为省钱、省力、省时间。
民生周刊:如此看来,秸秆综合利用的确存在着许多困难和制约因素,那么在此情况下,黑龙江省都做了哪些努力?
谷振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这一问题。采取的主要是疏堵结合的办法,打好综合利用战役。
“堵”,主要就是开展秸秆禁烧专项治理行动,出台了《黑龙江省禁止秸秆露天焚烧工作奖惩暂行规定》等,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责任,坚决禁止任何形式的秸秆焚烧,仅2017年就因秸秆燃烧问题通报处理了1118名干部。当然,单纯采取秸秆禁烧的办法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所以就需要“疏”,只有在研发和推广上下功夫,才能彻底杜绝秸秆燃烧问题,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为此,黑龙江省出台了一系列文件,鼓励秸秆综合利用。今年年初,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和财政厅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统计上报2019年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任务及政府债券资金额度需求情况,指出玉米秸秆深松翻埋还田每亩补贴40元,并在秸秆原料化补贴、秸秆还田离田机具补贴、生物质炉具补贴等扶持政策和补贴标准上给予了明确说明。
但在这一过程中,黑龙江省也面临着很大压力。目前黑龙江省产粮大县多是工业弱县、财政穷县,在农业资源化利用方面,尤其是在省市县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压力远大于其他省份,这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民生周刊:那么,针对您刚才所阐述的这些问题,您在提交给全国政协的提案中提供了怎样的解决之道?
谷振春:提案中我一共提了三点建议。
一是双向激励,增强农户秸秆回收意愿。采取正向激励和负向约束的办法,建立完善的秸秆回收激励和焚烧处罚制度。
二是创新机制,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合理布局秸秆原料收储中心,积极推广秸秆利用企业自营、农民专业合作社兼营、经纪人专营收储运三种模式,大力培育秸秆收储运经营主体,形成由企业、合作组织及经纪人牵头,农户参与,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的秸秆收储运服务体系。
三是政策引导,加大国家相关扶持力度。据悉,国家已给予长三角地区和京津冀地区一定的秸秆综合利用补贴,建议国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范围,综合考虑黑龙江的实际情况,给予其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倾斜。进一步加大对黑龙江秸秆综合利用的奖补力度,对秸秆还田离田专用机具实行敞口补贴,在秸秆收储运产业链条建立和企业研发应用方面给予专项补贴。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保护黑龙江良好的农业生产优势,使其继续承担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重要责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