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光伏行业处于幼年期,需要国家政策扶持,所以属于政策性行业。国家通过收取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建立补贴基金,给于光伏项目资金补贴,从而促进行业的成长和发展。
(引用一组数据: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光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连续5年全球第一,累计装机规模连续3年位居全球第一。光伏技术不断创新突破、全球领先,并已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完整的光伏产业链。特别是近两年,新增投产分别达到3424万(2016年)、5306万千瓦(2017年),2017年底并网装机容量累计超过1.3亿千瓦。)
从效果看,国家的补贴刺激政策是非常成功的,行业也逐渐成年。
但是,国家政策的干预,尤其是政府对光伏电价的调整时机,滞后于企业生产成本的下降的速度,导致价格不能够有效反映成本和需求,造成了光伏电站项目一味追求装机容量大,从而套取国家补贴资金的普遍现象,同时造成了行业产能过剩,产品质量千差万别,以次充好现象比比皆是,二道贩子一夜暴富……
这种情况下的逻辑是:投资企业根据政府制定的价格,争取最大可能的装机容量,企业能消纳最好,不能消纳也无所谓,反正国家全额收购(消纳比例不重要),然后满足收益率要求的情况下,按照测算价格范围内采购相关设备和材料,而这个测算价格范围,是远高于生产成本的,这就给设备和材料供应商带来了巨大的利益,所以,光伏设备和材料生产商活的着实滋润。
所以,此时的驱动力是政策。
但是,形势变了。
国家定价的范围小了(指标少了),更多的项目的电价改由投资商和用电企业双方洽谈确定(由市场确定),而且企业用电量差别很大,如果仍然像以前一样,根据屋顶面积,测算条件允许的最大安装容量,已经不能够满足收益率要求了。
因为,企业消纳不了的电价,严重拖累的收益率。企业用一度电可能7毛,而用不了的上网,却只有可怜的3毛多。
所以,此时的驱动力是客户的需求。
一方面,按照客户的用电需求和特性,确定最佳容量,保证消纳比例达到90%以上。而不再是单纯的根据企业屋顶面积。
如果仍然按照屋顶面积测算容量,导致消纳比例低,为保证收益率,就需要压低投资成本,如果供应商普遍无法满足,则项目陷于停滞。
另一方面,最大限度的压低建设成本。对供应商起初严格的要求(价格和质量),价低者得。甚至不再需要供应商报价,而只需要采购方报价,买方市场来了,光伏开发更加专业了,二道贩子需要考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