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随着水污染防治、生态环境监测等领域的政策连续出台,业界对黑臭水体治理将发生重大变革的预期已越来越强烈。除此之外,市场的新变化也给黑臭水体治理产业带来了巨大改变,越来越多的新兴治水企业开始竞相涌入,并依托自身在水污染防治、大数据等方面的优势,专攻黑臭水体治理技术、整体解决方案、项目运维市场。
而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之下,传统自主水企如何在愈加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日前召开的世环会上,黑臭水体治理再次成为热点话题。不论是碧水源、环能科技、博世科、北控水务等这样的水环境治理企业,还是东方园林、南方泵业、聚光科技、兴源环境等这样的上下游供应商,以及赛莱默、苏伊士这样的国际巨头,都在黑臭水体产业链领域集中发力,相继推出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
新的技术、新的需求、新的参与者,这一切都在改变着已有的黑臭水体治理行业的游戏规则,更加迅速地推进整体产业链的转型升级、优胜劣汰。但另一方面,数字化与黑臭水体也在进行着深度融合。当前水污染防治智慧化、精准化、专业化的特征说明黑臭水体治理产业进入到了创新的风口期。这也是黑臭水体治理行业创新转型的重大机遇期。
展望未来,信息技术与黑臭水体的融合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不论是传统平台型企业还是新兴的跨界者,都在将水处理装备制造、水环境治理解决方案以及智能化管理作为重要抓手。而在这过程中,新老治水企业将相互竞争,同时也将相互促进、相互合作,推动整个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
可以肯定的说,黑臭水体治理市场的放开,必然会对现有产业格局带来改变,将加剧自主品牌水处理企业的新一轮竞争,或许很快就会有一部分品牌被淘汰出局。随着产业竞争形态发生蜕变,本土品牌向上的时间窗口将将进一步压缩,随之而来的是产业必将发生重大的资源、资本和利益的重塑,深度整合即将到来。但这对现在中国黑臭水体治理行业来说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儿,优胜劣汰之后,剩余的那些优质品牌才能有机会与其他竞争者正面对决。
作为治水提质增效崛起的新兴板块,黑臭水体治理行业在经历了从无到有,直至今日发展成为水污染防治的基础,黑臭水体治理市场份额也正呈现向龙头企业聚集的趋势。未来会把重点放在水生态系统修复、跨流域治理方面,目前已经投资一大批黑臭水体治理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相继在水质监测设备、整站式综合服务、系统修复等方面取得创造性成果。
正如有业界观点指出,黑臭水体治理将经历从原来的深耕到融合,然后到创新的三个阶段。所谓深耕就是上下游企业要把自己的主业做好,未来其实黑臭水治理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业,我们在发展主业的同时还要建立起生态圈,比如说治水同期带来的污泥处理、水处理设备、工程建设,还有商业智能化等方面,其实机会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