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美国和欧盟等起步早,技术发达,但以粮食作物为主要原料,遭到普遍诟病;第二代生物质能源正在兴起在化石能源逐渐枯竭、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全球气候变化不断加剧的大背景下,生物质能源以其可再生、碳中和以及环境友好等诸多优势异军突起,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发展生物质能源已被列入各国的能源发展战略,这就带动了生物质颗粒机产业的发展。
巴西、欧盟和美国生物质能源起步早,各有千秋,但目前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仍然是第一代生物燃料和固体燃料。巴西甘蔗乙醇年产量超过250亿升,应用规模超过全国汽油燃料消费量的50%;美国玉米乙醇年产量已超过400亿升。美国、巴西、印度尼西亚等国在生物柴油生产上发展较快,主要原料是油菜籽、大豆、棕榈等作物以及废弃油脂,2014年美国和巴西大豆生物柴油产量均超过200万吨,印度尼西亚棕榈生物柴油产量超过380万吨。
欧洲很多国家发展颗粒成型燃料作为生物质能源。瑞典主要通过种植柳树能源林,发展生物质热电联产,年发电约1000亿千瓦时,占全国能源消费量的16。5%,占供热能源消费总量的68。5%;丹麦的生物质直燃发电年消耗农林废弃物约150万吨,提供全国5%的电力供应。
美国和奥地利生物质能源分别占一次能源消费量的4%和10%。德国则利用生物废弃物干法发酵生产沼气,用于热电联产,已占全国电力能源的7%左右。依托粮食作物生产生物质能源,有违粮食安全原则,受到国际社会指责,联合国也在试图叫停美国玉米乙醇生产。因此,国际社会开始探索第二代生物液体燃料,主要是纤维素乙醇。美国于2006年制定‘纤维素乙醇研究路线图’,2008年发布‘国家生物燃料行动计划’,正在深入研发纤维素乙醇原料培育和转化技术。”贾黎明说,“巴西也在开发转化技术,用甘蔗渣为原料生产纤维素乙醇。目前,国际上开发较多的纤维素乙醇原料植物有甜高粱、柳枝稷、狼尾草、芒草等草本植物,杨树、桉树等树种;转化技术有热解法、酶解法、化学法、物理化学等。生物柴油也向高端的生物航煤方向发展。”
中国发展定调粮食安全——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林业成为潜力巨大的“绩优股”“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这是中国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基本原则——起步伊始,保障粮食安全就成为中国生物质能源发展底线。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发展生物质颗粒机,林业恰恰具备无与伦比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