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负责人曾表示,建筑垃圾快速增长,规模达到18亿吨,这是近十年的现象。我们很多的城市准备不足,没有规划,没有场地,也没有设施,管理也不是很到位。对倾倒垃圾,城市是管的,但是具体有的倒在什么地方,包括一些偷倒等情形还管理不到位,出现了建筑垃圾围城的现象。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建筑垃圾处理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分析报告》显示,目前建筑垃圾已占到了城镇垃圾总量的30%~40%,根据在京、津、冀、鄂、吉、辽等地的调研结果,我国每年建筑垃圾产生量可达20亿吨以上,并且年均增速可能保持10%以上。
据保守估计,未来十年,我国平均每年将产生15亿吨以上的建筑垃圾。预计到2020年,建筑垃圾将达到26亿吨,2030年更将达到73亿吨。
除了数量巨大,我国建筑垃圾的特点十分显著,譬如种类复杂,高混杂且多砖瓦;处理方式简单,多数露天堆存或填埋;缺少分类、分级、分拣等。
日前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上,各地代表委员就建筑垃圾问题进行了探讨,一致认为,由于城市发展和环境整治的需要,很多地区迎来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和旧城改造,拆迁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而传统的建筑垃圾处置方式大大降低城市建筑垃圾“新陈代谢”的效率,使城市面临建筑垃圾“围城”之困。
部分城市城市已经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促进建筑垃圾处理的可持续性。日前,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上海市建筑垃圾处理管理规定》正式施行。
“将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是有效减少建筑垃圾的较好方式。”九三学社海南省委会在提案中提出,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把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作为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建筑垃圾已被认为是很具开发潜力的、利用前景的“矿藏”。
不可否认,随着建筑垃圾数量的增多,社会处置建筑垃圾的意识逐渐增强,发展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符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在实现资源效益的同时,也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我们认为,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各界都认识到建筑垃圾无序倾倒的危害,认识到资源化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接纳资源化利用产品。鼓励企业投资参与建筑垃圾的资源化,给予相应的补贴,从土地、发改、环保、融资等方面提供便利。
此外,还应鼓励技术研发,完善标准体系。积极开展垃圾分离工艺技术、再生骨料强化技术、再生骨料系列建材生产关键技术、再生细粉料活化技术、专用添加剂制备工艺技术等研发。
并鼓励技术研发,完善标准体系,积极开展垃圾分离工艺技术、再生骨料强化技术、再生骨料系列建材生产关键技术、再生细粉料活化技术、专用添加剂制备工艺技术等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