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让他们高兴的是,春节前,至少还能分到上千元。坐在家里就有分红,这得益于赵家村的“麻鸡+光伏”产业,不仅让贫困户有了稳定收入,更让该村在全县12个省级贫困村中率先脱贫。
一年分红6000多元
白陂乡赵家村,是“十三五”期间省定贫困村,辖9个村小组,584户,2194人。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7户56人。
“没有产业的脱贫是假脱贫,是数字脱贫。”2016年5月,于小东从抚州市扶贫移民局科长岗位来到赵家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多年的经验让他明白,脱贫要靠致富产业来支撑。
做什么产业?于小东跑了省内很多县区。“结合赵家村荒山多,且坡度小,适宜麻鸡散养,我们选择麻鸡产业,这也是崇仁最有名的农产品。”
于小东明白养殖有风险,要先求稳,让收益有保障。“我联系本地一家麻鸡企业合作,企业提供鸡苗和饲料,村里负责养殖。一批鸡养几个月后给企业,村里每只赚3元,村集体和贫困户各分1.5元。”
于小东还想到了光伏扶贫产业。“光伏板直接建在鸡棚上,既能发电,又能起隔热作用。”2016年6月,于小冬为17户贫困户申请到政府担保贷款,每户安装5千瓦光伏发电设备,每年由供电部门统计发电量。
于小冬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除去开支,一年养6万只麻鸡纯利16万元;光伏发电一年卖10万元,除去3万元还贷,还有7万元。“两项产业,村集体分11.5万元,贫困户分11.5万元,摊到每户是6000多元。”
“鸡司令”的新生活
1月8日,记者来到赵家村6座总计2200平方米的鸡棚。
与传统养殖方式不同,这里的鸡棚建在树林里。白天,上万只麻鸡在外面啄虫,或上树栖息,最高能到四五米的松树枝头。“会上树的鸡非常抢手,对外能卖到26元一公斤。”于小东说。
走在鸡棚中,抬头能看到棚顶上整齐的光伏板。如今,这里已并网发电一年,成效显著。
为管理好鸡棚,村里聘请了贫困户。62岁的胡贵才是其中一名管理人员。由于家里穷,胡贵才的儿媳几年前离家,留下3个孙女。前几年,村里危房改造,胡贵才又借十几万元建了一栋楼房。
2016年鸡棚建起来后,胡贵才当起了“鸡司令”,每个月能领到3000元工资。
在他看来,与以前种田一年收入几千元相比,养鸡着实让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工资3.6万元,还有低保补助,再加上养鸡和光伏扶贫分红,现在一年收入近5万元。”胡贵才笑说。
生活的变化,还体现在胡贵才的家中。尽管房内还没有装修,但楼房外的墙面全部贴上了瓷砖。
“有了稳定收入,就可以一边归还欠债,一边慢慢地装修房子。再存一些钱,准备为孙女读书用。”胡贵才说。
还有几个月,于小东的两年驻村扶贫工作就要到期,但赵家村的产业扶贫不会因此停下。
村子不远处,一万平方米的猪场将建成,环保手续已办好。
“我们只提供场地和污水处理设施,这恰恰是养猪的稀缺资源,所以企业非常愿意合作。村里每平方米赚95元,一年有近百万元。除去农户提成,村集体收入的10%用于扶贫,每户又能多几千元。”于小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