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利用市场手段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全国碳排放交易终于在千呼万唤中出来了。12月19日,国家发改委宣布,碳市场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正式启动。对于行业、具体企业,民众而言,碳市场的建设都将是一项利好的举措。
计划于2017年启动的全国碳市场终于在年底之前露出真容。12月19日,国家发改委就贯彻落实《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进行部署,宣布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正式启动。
事实上,碳排放交易也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词。早在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就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主要污染物和碳排放交易制度。2011年来,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等地也相继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累计配额成交量超过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约46亿元人民币。
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我国启动碳交易体系将有助于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的减排。针对初期为何只纳入电力行业,国家发改委表示只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电力行业的数据基础比较好,产品相对比较单一;其二是电力行业的排放量很大,被纳入的1700多家企业的排放量就超过30亿吨。
接下来,我国将要建一个什么样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又将如何推进呢?权威媒体报道,全国碳市场建设将启动“三步走”路线图,首要工作是进行三个制度和四个支撑系统建设。目前已启动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湖北省和上海市分别牵头承建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勇表示,我国碳市场建设已经迎来新的起点,下一步,将加快碳市场管理制度建设,抓紧开展2016、2017年历史数据报送、核算与核查工作,有序推进配额分配,加快推进碳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并强化自身能力建设。
根据计划,到2020年,我国将力争建成一个制度完善、交易活跃、监管严格、公开透明的碳市场,实现稳定、健康、持续发展。总的来看,通过纳入一个行业,继而成熟一个行业,逐步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
可以预测,未来,当计划中的8大行业全部被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碳市场的门槛进一步降低,更多的企业被纳入到碳市场的管理范围时,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
那么,建设碳市场对企业和民众而言,到底有何影响呢?业内人士表示,不仅对具体企业,对行业整体来说,碳市场建设都是一个绿色转型的大好机遇,将对能效水平低的企业产生抑制性影响,对能效水平高的企业扩大产能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从民众角度来看,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同根同源,在碳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通过多项举措必将从源头上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因此,不难看出碳市场建设将助攻“蓝天保卫战”,改善空气质量,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灾害,届时,每个人都将成为直接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