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超市门口的停车场,高铁站前的停车场,都建了充电桩 记者 孟令强/摄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热政策、冷市场”存在已久,今年这一局面或迎来改变。
国务院、发改委均发布政策,要求加强充电设施建设,发改委文件中,更是明确要求充电接口与新能源汽车数量比例不低于1∶1。
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生产资质可能在今年放开,研究了十几年的新能源汽车,速达集团董事长李复活感觉他的梦想就快实现了。
研究电动汽车十几年 有个“千亿汽车城”梦想
1981年,从小喜欢汽车的李复活从西安交通大学毕业,之前他已经借来好友的车学习驾驶、琢磨车的内部构造。1989年,李复活开始研究汽车节能装置。
“其实没什么大的想法,当时汽油也不贵,一块多钱一升。就是看到有的车汽油燃烧不充分,会排出有毒的气体。”研发汽车节能装置,这是李复活一直在做的工作,彼时的他被同学称为“疯子”。
上世纪90年代后期,李复活开始琢磨电动汽车的事儿。“我们的汽油资源并不富足,汽油肯定会越来越贵。而且尾气排放多,空气质量也肯定会变差。”
当时,李复活预测的是,在2020年前后,雾霾会比较严重,电动汽车会在生活中推广开来。“雾霾已经提前到来了。电动汽车的推广需要时间,早晚都会来。”
2010年,第一辆电动汽车在三门峡速达交通集团(以下简称速达集团)下线,这让李复活很骄傲。“汽车的核心部件——驱动能量再生制动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都是我们自主的产品,车身也是我们自己做的。”
对于新能源汽车,李复活有一个“千亿汽车城”梦想。在他的规划里,速达集团2014年计划生产1万辆电动汽车,2015年达到3万辆,2017年将达到10万辆,“届时速达将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纯电动汽车生产企业。”
当然,拿到汽车生产资质,让速达牌电动汽车进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是李复活目前最看重的事情。
新建汽车企业获得生产资质 今年或成为可能
8月12日,省工信厅相关人士向河南商报记者证实,工信厅正在支持速达集团申请电动汽车生产资质。这个资质,李复活等了十余年。
早在2009年,工信部就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不过,这并没给李复活的企业带来一个“名分”。
“尽管国家鼓励企业研发新能源汽车,但对新建企业,国家并没有放开生产资质的审批。”8月7日,李复活送走了省工信厅一个副厅长带队的考察组,双方在当天上午的会议中,围绕的主题就是如何支持速达集团申请生产资质。
在上述提及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中,对于新能源企业准入条件,第二条有这样的要求:应当是《公告》内汽车整车生产企业或改装类商用车生产企业,新建汽车企业或现有汽车企业跨产品类别生产其他类别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品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投资管理规定先行办理项目的核准或备案手续。
多位业内人士向河南商报记者表示,纯粹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想要拿到汽车生产资质,目前还是不可能的。“审批还没有放开。今年年底或许会放开。”
当时的要求中,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生产能力、设计能力和销售能力,并没有做详细的要求。以生产能力一项为例,只是简单地标注为“应有必要的生产场地、存储场地或设施及适宜、整洁的生产环境”。
如果能够获批,速达集团就是省内第一个拿到汽车生产资质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明年上半年估计能拿到。”
充电接口与新能源汽车数量 比例不低于1∶1
李复活感觉距自己梦想的实现,应该不远了。“不仅是企业将迎来变化,还有市场的回暖。”
河南省汽车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蒋贡敏曾分析,目前政府每年的公务车采购量为40万辆~50万辆,尽管提倡节约,每年的公务用车新增量也在10万辆以上,若按照30%来计算,一年的增量也在3万辆以上,这对新能源汽车来说,是个巨大的市场。
不过,一些业内人士也有自己的担忧,“热政策、冷市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存在已久,这一局面或许还要维持一段时间。
在省工信厅相关人士看来,新能源汽车难以迅速推广,充电设施是最大障碍之一。“仅一个地方的充电桩建好是不行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目的不是为了局部方便。”
与燃油汽车相比,电动汽车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及排放都属于外部性效益,但对消费者来说却明显不成熟、不经济、不方便。“作为电动汽车最重要的配套设施——充电桩,其完善与推广将直接决定新能源汽车能否全面普及。”
让人感到乐观的是,此前国务院发布的政策共提出7条措施,针对充电桩的技术标准、用地审批、价格、运营、规划等问题给出了全面指导意见。
而发改委公布的政策更是明确提出要加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保障充电需求,建成与使用规模相适应、满足新能源汽车运行需要的充电设施及服务体系,充电接口与新能源汽车数量比例不低于1∶1。
充电设施应纳入城市规划
“且不说接下来新能源汽车的新政还将带来哪些惊喜,仅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一项就或将引起车市狂欢。”蒋贡敏如此评述。
有媒体算了一笔账:免征购置税相当于向消费者提供“九折实惠”,这样一来,一辆市场价格在20万元左右的新能源汽车,至少可以再省下1万多元,再除去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入手一辆更加环保的新能源汽车的价格虽然依旧高出同级别传统轿车一些,但不再是鸿沟。
不少业内人士向河南商报记者表示,伴随着“免征时间表”进入倒计时阶段,新能源汽车迎来销售高潮只是时间的问题,“或许就出现在今年。”
不过,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仅靠政府各种补贴政策“推着走”是远远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新能源汽车各种基础设施的适度超前、将换电站或充电桩布局纳入城市规划、社区物业标配充电桩等能实现。
在河南省电动车辆工程协会秘书长杜凤臣看来,除去销售,电动汽车租赁业将会成为“朝阳产业”,用户以租车代替买车,将买车、养车、保险、年检的包袱全丢给汽车租赁公司,车型也可随意更换。他设想,未来纯电动汽车租赁俱乐部将在每个社区停车场为纯电动汽车充电并开展租赁业务,用户在任何城市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方便地租借到自己喜欢的纯电动汽车。(记者 郭丁然 孟令强)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热政策、冷市场”存在已久,今年这一局面或迎来改变。
国务院、发改委均发布政策,要求加强充电设施建设,发改委文件中,更是明确要求充电接口与新能源汽车数量比例不低于1∶1。
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生产资质可能在今年放开,研究了十几年的新能源汽车,速达集团董事长李复活感觉他的梦想就快实现了。
研究电动汽车十几年 有个“千亿汽车城”梦想
1981年,从小喜欢汽车的李复活从西安交通大学毕业,之前他已经借来好友的车学习驾驶、琢磨车的内部构造。1989年,李复活开始研究汽车节能装置。
“其实没什么大的想法,当时汽油也不贵,一块多钱一升。就是看到有的车汽油燃烧不充分,会排出有毒的气体。”研发汽车节能装置,这是李复活一直在做的工作,彼时的他被同学称为“疯子”。
上世纪90年代后期,李复活开始琢磨电动汽车的事儿。“我们的汽油资源并不富足,汽油肯定会越来越贵。而且尾气排放多,空气质量也肯定会变差。”
当时,李复活预测的是,在2020年前后,雾霾会比较严重,电动汽车会在生活中推广开来。“雾霾已经提前到来了。电动汽车的推广需要时间,早晚都会来。”
2010年,第一辆电动汽车在三门峡速达交通集团(以下简称速达集团)下线,这让李复活很骄傲。“汽车的核心部件——驱动能量再生制动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都是我们自主的产品,车身也是我们自己做的。”
对于新能源汽车,李复活有一个“千亿汽车城”梦想。在他的规划里,速达集团2014年计划生产1万辆电动汽车,2015年达到3万辆,2017年将达到10万辆,“届时速达将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纯电动汽车生产企业。”
当然,拿到汽车生产资质,让速达牌电动汽车进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是李复活目前最看重的事情。
新建汽车企业获得生产资质 今年或成为可能
8月12日,省工信厅相关人士向河南商报记者证实,工信厅正在支持速达集团申请电动汽车生产资质。这个资质,李复活等了十余年。
早在2009年,工信部就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不过,这并没给李复活的企业带来一个“名分”。
“尽管国家鼓励企业研发新能源汽车,但对新建企业,国家并没有放开生产资质的审批。”8月7日,李复活送走了省工信厅一个副厅长带队的考察组,双方在当天上午的会议中,围绕的主题就是如何支持速达集团申请生产资质。
在上述提及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中,对于新能源企业准入条件,第二条有这样的要求:应当是《公告》内汽车整车生产企业或改装类商用车生产企业,新建汽车企业或现有汽车企业跨产品类别生产其他类别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品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投资管理规定先行办理项目的核准或备案手续。
多位业内人士向河南商报记者表示,纯粹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想要拿到汽车生产资质,目前还是不可能的。“审批还没有放开。今年年底或许会放开。”
当时的要求中,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生产能力、设计能力和销售能力,并没有做详细的要求。以生产能力一项为例,只是简单地标注为“应有必要的生产场地、存储场地或设施及适宜、整洁的生产环境”。
如果能够获批,速达集团就是省内第一个拿到汽车生产资质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明年上半年估计能拿到。”
充电接口与新能源汽车数量 比例不低于1∶1
李复活感觉距自己梦想的实现,应该不远了。“不仅是企业将迎来变化,还有市场的回暖。”
河南省汽车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蒋贡敏曾分析,目前政府每年的公务车采购量为40万辆~50万辆,尽管提倡节约,每年的公务用车新增量也在10万辆以上,若按照30%来计算,一年的增量也在3万辆以上,这对新能源汽车来说,是个巨大的市场。
不过,一些业内人士也有自己的担忧,“热政策、冷市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存在已久,这一局面或许还要维持一段时间。
在省工信厅相关人士看来,新能源汽车难以迅速推广,充电设施是最大障碍之一。“仅一个地方的充电桩建好是不行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目的不是为了局部方便。”
与燃油汽车相比,电动汽车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及排放都属于外部性效益,但对消费者来说却明显不成熟、不经济、不方便。“作为电动汽车最重要的配套设施——充电桩,其完善与推广将直接决定新能源汽车能否全面普及。”
让人感到乐观的是,此前国务院发布的政策共提出7条措施,针对充电桩的技术标准、用地审批、价格、运营、规划等问题给出了全面指导意见。
而发改委公布的政策更是明确提出要加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保障充电需求,建成与使用规模相适应、满足新能源汽车运行需要的充电设施及服务体系,充电接口与新能源汽车数量比例不低于1∶1。
充电设施应纳入城市规划
“且不说接下来新能源汽车的新政还将带来哪些惊喜,仅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一项就或将引起车市狂欢。”蒋贡敏如此评述。
有媒体算了一笔账:免征购置税相当于向消费者提供“九折实惠”,这样一来,一辆市场价格在20万元左右的新能源汽车,至少可以再省下1万多元,再除去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入手一辆更加环保的新能源汽车的价格虽然依旧高出同级别传统轿车一些,但不再是鸿沟。
不少业内人士向河南商报记者表示,伴随着“免征时间表”进入倒计时阶段,新能源汽车迎来销售高潮只是时间的问题,“或许就出现在今年。”
不过,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仅靠政府各种补贴政策“推着走”是远远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新能源汽车各种基础设施的适度超前、将换电站或充电桩布局纳入城市规划、社区物业标配充电桩等能实现。
在河南省电动车辆工程协会秘书长杜凤臣看来,除去销售,电动汽车租赁业将会成为“朝阳产业”,用户以租车代替买车,将买车、养车、保险、年检的包袱全丢给汽车租赁公司,车型也可随意更换。他设想,未来纯电动汽车租赁俱乐部将在每个社区停车场为纯电动汽车充电并开展租赁业务,用户在任何城市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方便地租借到自己喜欢的纯电动汽车。(记者 郭丁然 孟令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