崭新的蓝色太阳能光伏发电板一字排开,在阳光下闪闪发光。5月11日,位于霞浦县松港街道长沙村分布式光伏发电站项目现场,技术人员正抓紧进行最后的扫尾工作,总装机容量40千瓦的光伏发电站已进入冲刺阶段。这也是该县首家村级光伏发电站,将于15日实现并网投产,预计可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增收近5万元。
“光伏发电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能转变成电能,只要有太阳,就可以发电,可以说是一年四季不打烊,可持续发电25年以上。”松港街道党工委书记周文玲告诉记者,长沙村光伏分布式发电项目响应当前国家光伏扶贫工程建设的优惠政策,充分利用村委楼及小学已建水泥屋顶闲置公共场所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以“党建+扶贫+光伏”模式进行建设,是将农村产业发展、扶贫开发、农民增收与光伏应用结合的有力举措。该项目通过上级培育村财补助资金、村民自筹资金及扶贫资金结合的方式进行筹建,所得收益归村集体所有,售电收益可用于帮扶无劳力、无技术、无资金的贫困户,让群众享受效益红利,实现“阳光增收”。
“光伏扶贫”作为经济实用的扶贫项目,既能节约能源、绿色环保,又能为贫困户带来收益。今年四月底,松港街道党工委充分利用光伏扶贫见效快、收入稳、收益期长的特点,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创新光伏扶贫模式将光伏扶贫作为重要渠道和兜底式扶贫项目,推动扶贫开发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
“产业的发展需要用心管理和经营,过去的农村发展‘七产’‘八产’,但最后都‘破产’了。‘光伏扶贫’是国家鼓励的扶贫模式,平常无需花人力管理,还可以充分利用楼顶的闲置空间,既简单方便又安全环保。”周文玲算了一笔细账,长沙村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约36万元,霞浦县供电公司按每度电0.85元全额收购上网,购电价格20年不变,并网投产后预计首年发电量为5.6万度电,年增加村财收入4.28万元,25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带来约107万元的可观收入。
面对村里新建起的光伏发电站,长沙村村支部书记俞云灿也难掩喜悦:“村里有了光伏发电站,就像建起了‘屋顶上的银行’,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也可以增加收入了!”据悉,下一步,霞浦县还将面向兜底保障为主体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无集体经济收入或集体经济薄弱、资源缺乏的贫困村,大力推广“光伏扶贫”项目,进一步探索“光伏扶贫”模式,稳定增加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和贫困家庭收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