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2017年地方两会相继召开。“节能环保”热度不减,仍是各地两会的焦点之一。新常态下,代表、委员们对节能、环保问题的关注更加全面深入。空气质量、水资源保护、垃圾分类处理等成为是关注的热点。
多地两会为节能环保定下“小目标”
近日,2017年地方两会在20余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密集召开,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也相继出炉。在今年的地方两会中,环境保护仍是热点之一,“治污减霾、环境治理、绿色发展”成为了今年两会最主要的议题之一。
雾霾治理仍是首要任务
2016年,虽然我国空气质量总体向好,但雾霾问题仍很严重。2016年冬一场大范围持续性的跨年雾霾,在引爆舆论话题的同时,也使得如何治理大气污染也成为地方两会的主要议题,北京、天津等多地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列出了2017年的治霾目标。
北京市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年会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采取压减燃煤、完成700个村煤改清洁能源、淘汰30万辆老旧机动车、新建3000个新能源汽车公用充电桩等措施,力争将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天津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改燃关停7台煤电机组和380座燃煤锅炉,关停落后企业100家,力争让PM2.5年均浓度降幅好于2016年,完成国家“大气十条”的目标任务。河北省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开展“蓝天行动”,提出要力争让全省2017年的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6%以上。
河南省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2017年的大气污染防治目标:全省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108微克/立方米以下,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74微克/立方米以下,优良天数达200天以上。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治霾作为环境保护的头号工程,加强空气质量预测预警,以环保倒逼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争取使碳排放强度较上年降低3.9%。
而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上海市已于2016年完成各项环保目标任务,PM2.5年均浓度为45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1%,2013年以来累计降幅27.4%,提前一年实现了下降20%的阶段性目标。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大治霾力度”列为为民办十大实事之首。报告中强调,2017年,要加大治霾力度,全面完成大型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技术改造,全面淘汰改造燃煤小锅(窑)炉。
从以上各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改善能源结构、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新增、推行清洁生产是各省雾霾治理工作中的共同措施。
“落实‘河长制’”成为关键词
同样引起地方两会关注的环保问题便是水治理。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该意见明确了推行“河长制”的主要任务,即加强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涉河湖执法监管。2017年,水污染治理也被北京、宁夏等地列为除了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外又一项重点工作,“落实‘河长制’”成为不少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关键词。
其中,北京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表示,要严格落实“河长制”,实施水环境区域补偿机制,改善国家和市级监测断面水质。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29条,完成57条段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全面消除建成区内黑臭水体。
宁夏则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行“河长制”,加强黄河支流、入黄排水沟、重点湖泊、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全面取缔企业直排口,严厉打击污染黄河行为,坚决保护好“母亲河”。
上海提出将新建23个区域排水系统、基本消除全市中小河道黑臭。
云南省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狠抓环境污染防治,全面推行“河长制”,加强长江、珠江等六大水系和滇池、洱海等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
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得到重视
除上述两大工作外,也有不少省份将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也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之中。
其中,上海制定了新增200万户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绿色账户”等目标;浙江提出研究制定推进垃圾分类的具体办法,加快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垃圾填埋场生态化改造,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基本实现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