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万亿元投资规模、年节约用水38亿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3亿吨,带动就业人口超1300万人……这一系列数字,勾勒的是“十三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发展蓝图。
1月5日,中国多地深陷“霾伏”。随着《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下文简称《规划》)正式印发,攻坚雾霾的正能量再次唱响:未来5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提升至15%以上,天然气消费比重力争达到10%,煤炭煤炭消费比重下降至58%以下。与此同时,风能、光伏与生物质能等细分板块将成为能源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
事实上,作为助推能源绿色化进程的有力杠杆,相关的政策扶持自然不在话下。自2016年10月起,国家能源局密集发布了一系列法规文件,围绕可再生能源的具体细分板块,挨个印发了相应扶持红利。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随着清洁低碳能源比重大幅提升,在严格把控能源发展总量之余,能源发展将以消纳与开发并重、保质增效的多维度发展理念行稳致远。
清洁能源成增量主体
承接了政府“非一般的期待”,也必然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这是业界对于未来清洁能源的普遍看法。“行业属性来看,清洁能源产业涉及上述能源的前期开采、加工制造、运输配料,上下游设备的研发、生产,以及相关技术的开发等。”在业界资深人士徐光瑞看来,2017年我国清洁能源领域无疑将喝上供给侧改革“头啖汤”。
与此前能源五年规划不同,日前印发的《规划》实现了能源由量转质的发展战略,实行能源消费总量与强度双重把控,划定了50亿吨标准煤的发展红线。同时,优化升级能源结构,清洁能源将是能源供应增量的发展主体。而具有万亿投资想象空间的可再生能源,其地位不言自明。
按照《规划》相关指标测算,非化工能源与天然气消费增量是煤炭增量的3倍多,约占能源消费总量增量的68以上。具体来看,截至2020年,风电装机达2.1亿千瓦以上、太阳能发电装机达1.1亿千瓦以上、生物质能发电装机达1500万千瓦、地热能利用总量达4200万吨标准煤、水电装机达3.8亿千瓦。
若按年均分解,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量年均增长逾4200万千瓦。其中涵盖风电约1600万千瓦、光伏发电约1300万千瓦、太阳能热发电100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200万千瓦,常规水电750万千瓦,约占“十三五”年均新增装机规模的半壁江山。
同时,在雾锁迷城的现实困境下,《规划》对煤炭的消费量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倒逼煤炭清洁利用的精细化、专业化、产业化。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何勇健指出,“为实现15%的非化石能源发展标的,需要新增非化石能源2.3亿吨标准煤。加之天然气消费10%的愿景,清洁能源消费增量将逾总体量的70%以上。若要维持目前消费水平,剩余的增量就只能由煤炭补齐短板。”
“质大于量”多措促消纳
随着供给侧改革在经济领域掀起的一股新浪潮,追求高效、判断精准成为包括可再生能源领域在内的所有行业的努力方向。着重能源结构调整的同时,改善供应格局也是“十三年”期间能源发展的重中之重。来自权威媒体的报道消息称,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后,由于能源消费地区市场萎缩,对接收区外能源的积极性普遍降低,能源送受地区的博弈正日渐加剧。
其中一个亟待破局的难题,即将传统能源转型与新业态快速发展进行深度融合。为此,《规划》对未来5年的产业格局进行了统筹安排:根据新形势的发展变化,风电、光伏布局重点将由西向东中部转型;新增风电装机中,中东部地区约占60%,新增太阳能装机中,中东部地区约占55%,并以分布式开发、就地消纳为主。
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何勇健表示,新经济常态下保供已不再是我国能源发展的着力点,取而代之的是如何提升质量与效益。在《规划》中明确,以能源系统优化作为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通过联产联供、互补集成的方式提高整体效率,同时降低成本,加强能源系统优化。“由量向质的转变,可谓此次新规最大的亮点。”何勇健介绍道。
《规划》还强调,在技术创新方面,进一步增强产业发展粘性与活力,加快推进核心技术的装备制造研发。在体制创新方面,着力发挥市场之手的配置作用,为社会资本的涌入提供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生态格局。而在产业模式创新方面,推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与能源产业的有机融合,力争传统能源产业“老树发新芽”。
此外,就目前业界普遍关注的补贴问题,《规划》亦给出了目标:截至2020年,风电项目电价可与当地燃煤发电同平台竞争,光伏项目电价可与电网销售电价相当。“诚然,在补贴退坡之际,将产业规模化发展与技术创新结合起来,扩大商业化利用,加快成本下降步伐,将成为未来5年包括光伏、风能产业在内的所有清洁能源领域的发展目标。
正如中海阳能源副总裁章颢缤所说的,“虽然在技术上、成本上、投融资方面仍面临诸多待解难题,但清洁能源前景无疑非常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