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2017年将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按照国家发改委的部署要求,为充分发挥福建省林业生态优势,探索林业碳汇交易模式,福建省将在2016年底初步建成具有福建特色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8月份,中办、国办印发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明确支持我省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工作,尽快出台碳排放权交易配套政策,开展碳排放权交易。
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后,对于纳入碳交易的企业,其排放量超过配额的部分,需要通过市场交易购买配额;而通过节能降碳节余的配额,则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出售。
那么,开展碳排放权交易有何意义?市场如何建立?企业如何应对?
用市场之手控制碳排放
7月29日,经国家发改委批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构落户海峡股权交易中心,这标志着福建省开始参与全国碳交易市场。海交中心成为继全国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交易中心和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之后,全国设立的第九家国家备案碳交易机构。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表示,此举是国家碳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布局。
我国是最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阶段,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严峻。按照我国对世界的承诺,到2030年左右,我国二氧化碳排放要达到峰值,并争取早日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至65%。依靠“拉闸限电”等行政力量强制减排已不可持续,依靠市场的灵活方式进行企业减排有偿转让机制,能更好地降低社会减排成本,实现减排目标。
2013年,我国开始试点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交易,把市场机制作为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途径。
“每个人的减排成本不一样,但减排效果是一致的。比如我的减排成本是一吨二氧化碳60元,他的减排成本是一吨二氧化碳100元,我来减排,把指标以一吨80元的价格卖给他,我挣20元,他省20元,双方皆赢,而整个社会的减排成本则降低了40元。这样,能刺激减排成本低的单位更积极地减排。”福建中创碳投公司赵彦春说。
建设具有福建特色的碳市场,是我省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与国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效对接的必要途径。
九大耗能行业率先入市
“去年以来,企业投入2300万元完成五、六号锅炉机组环保升级改造,减排效果显著。有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可把排放总量控制下来,出售多余的指标取得收益,这将进一步激发企业投入环保技术减排改造的积极性。”青山纸业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企业排放数据的真实准确,是配额分配的基础。为做好碳排放权交易准备工作,去年底,福建省组织开展了电力、钢铁、化工、陶瓷、水泥等高耗能行业重点单位的碳排放相关数据报送工作,并于今年开展了相应的核查工作。
“按照计划,福建省今年将组织第三方核查机构,分三批对拟纳入国家和福建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500多家重点排放单位历史排放数据进行核查。”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省发改委已完成两批共350家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历史数据核查工作,涵盖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民航、陶瓷九个行业中,2013年至2015年任意一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万吨标准煤以上(含)的企业。
“先将碳排放量大、碳排放强度高的工业企业纳入碳市场,再逐步降低标准、扩大范围,最终实现全覆盖。”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引导企业主动应对
碳市场建立后,企业要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要求,如实报送数据资料,接受第三方机构核查,对照其所分配的配额,通过技术创新、工艺改进减少的排放量可以出售,而配额不足的应在碳市场上购买。
“早减排早主动,对于技术先进企业更合算。”多数企业表示,作为直接承担低碳减排任务最为前沿的具体实践者,将加大低碳技术投入,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及推广,并积极响应碳市场建设,按期履约。
一些企业也担心,新政的推出,是否会增加企业成本?在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之间能否实现平衡?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是我省选定的15家第三方机构之一,承担了首批18家造纸企业和第二批55家陶瓷企业的历史排放数据核查工作。相关项目负责人陈兴告诉记者,核查中存在“两极分化”现象:一些企业十分关注改革,主动要求参加培训,了解获取碳排放权交易收益的空间;也有部分企业存在管理不规范,原始数据基础薄弱的情况,有的理解不到位,甚至对核查有抵触情绪。他建议,政府部门要加大宣传、培训力度,让企业熟悉政策法规,了解游戏规则,主动应对,而非被动接受。“如果能力建设过程中某个环节缺失和不足,极易出现核查数据失真导致市场公信力丧失、企业碳资产管理能力薄弱导致履约成本升高等情况发生,对碳市场初期的发展将带来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专家指出,在经济转型大潮中,推进碳排放交易对企业成本和效益都会带来良性效应,推进的要点和难点主要还是观念的变化。
据悉,福建省将把能力建设工作作为碳市场建设的重中之重,针对各个方面开展大量培训,逐步形成专业化的人才网络,并发挥试点地区帮扶带作用,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运行提供人员保障,努力实现减少碳排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