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此前饱受质疑,但随着一场充满创意、新意、诚意的奥运会开幕式举行,巴西里约热内卢(以下简称“里约”)赢得口碑上的华丽“逆转”。值得一提的是,在北京时间8月6日早晨开始的那场演出中,巴西人不仅将目光放在本国文化与发展上,更关注我们脚下的地球——当开幕式进行到第44分钟时,马拉卡纳球场从充满劲歌热舞的“夜店”骤然安静,一组有关气候变化的展示,通过声光电技术呈现在世人面前。
导演团队希望引起世界关注节能减排
小男孩背着书包走到场地中央,眼前出现一颗小树。随后,现场播出短片:全球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近年来全球平均气温不断升高,几乎每年都“刷新”最热年纪录;短片又模拟出全球变暖导致南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的后果,欧洲的阿姆斯特丹、亚洲的迪拜和上海、非洲的拉各斯以及美洲的里约等地,都会遭受海水侵袭而消失。
这一幕出现在开幕式文艺演出最后一章节,直接衔接代表团入场。这也是历届奥运会开幕式中首次对气候变化问题重点着墨。
事实上,气候变化主题贯穿整个开幕式。执行本届开幕式所有升旗任务的是里约独有的环境警察。而在开篇部分,导演组便希望让观众能直观感受到亚马孙雨林的生机——他们特别提示各国转播机构要留出解说“空白”,以此更好展示雨林“自然之声”。对于巴西而言,这里有世界上丰富的森林碳汇资源,“地球之肺”亚马孙雨林60%在其境内。
当各国代表团入场时,每位运动员手持一枚真实的树种。他们将种子放置在道具“保温箱”中。而这些种子会在开幕式后种下,成为里约奥运留下的“绿色财富”。
让人称奇的是,当入场仪式完毕后,刚刚播下的种子便从“保温箱”中生根发芽,长成小树,组成绿色的奥运五环。这当然是艺术效果,但史上首次“绿色五环”的创意再次提醒人们关注气候变暖等问题。
里约奥组委对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初心”不仅体现在表演内容,更落于行动。本届奥运会的主火炬塔,或许是近年来最小的一个。而当圣火升空,数百个镜面球体组成的装置如孔雀开屏般展开,让小小的火焰顿时变得壮观。里约人骄傲的宣布,这是近年来使用燃料、产生温室气体最少的主火炬塔;其火炬塔背后的装置主要使用风力驱动,节约大量能源。
作为开幕式导演之一,曾执导著名电影《上帝之城》的费尔南多·梅里尔斯表示,气候变化主题是这个夜晚的精髓。“我最终决定加入团队,是因为我希望向世界传递宽容和关切的信息,尤其是有关气候变化的。”
巴西政府近年来重视应对气候变化
“抛开自嗨,里约传递了有关全球气候变化危机这样一个令人深省的消息。”美联社如此评价这场开幕式。
近年来,巴西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一直保持积极态度。在亚马孙雨林保护方面,巴西规划了面积广阔、管理严格的自然保护区。同时,巴西政府计划在2018年前每年退耕还林2100平方公里。为遏制盗伐活动,监管部门与联邦警察、军队开展合作,成立六个小组全天候在亚马孙雨林巡逻,严厉打击武装盗伐者。自2005年以来,巴西热带雨林被毁坏的面积已在逐年递减。
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巴西政府还与外国一些大宗采购方达成协议,承诺不再购买亚马孙雨林地区产出的大豆和牛肉。
巴西还是世界上唯一常规使用甘蔗提取乙醇作为化石能源替代品的国家。在当地加油站,均有三种颜色的油枪,分别代表石油、柴油和乙醇。与石油相比,乙醇燃烧后产生的温室气体要少得多,如果算上甘蔗生长过程中对二氧化碳的吸附能力,减排效益就更为突出。巴西政府表示,希望将全国使用乙醇燃料的机动车比例提升至30%。
甚至本届奥运会的奖牌设计上也有减排理念。里约奥运会的金牌重500克,其中有6克黄金镀在奖牌表面,占总重量的1.2%,其余成分则是循环再使用的银——这些银均由旧镜面及废弃X光片提取,且奖牌中不含水银。近年来,巴西一直控制重金属开采活动,以此更好保护森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