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房屋发展的历史所谓”集成式房屋”就是房屋建设的安装生产摆脱了传统的水、灰、砂、石,手工式的粗制劳动、湿作业现场生产,而是工厂生产不同住宅组成件和部品设备,在现场组装生产成品房屋。房屋部品是系列的、标准的,可以在生产流水线上生产,完全可以按照住户的要求,由建筑提供选择的房屋类型,供住户选择。二次大战以后,欧洲各国为解决房荒纷纷研究开发各具特色的专用住宅体系,目的是通过标准化和工业化的方法,达到高效率、快速、经济和适用的目标。1945年以后,日本需要建设大量住宅,专家们提出工业化的方式建设战后的日本。政府主导建设公营住宅和公团住宅,通过这样的建设,住宅产业化慢慢的形成了。之后几十年里,逐步地进入了社会化协作大生产、市场化流通、集团化采购的方式,开发商可以通过市场的需求,由建筑师提供适应住户需要的住宅设计,通过市场供应的方式,建造多样化、多类型的住宅,如今已经发展较为成熟。经过近50年的发展,在欧美与日本市场发展规模以及行业集中度都已达到较高水平。
节能环保集成房屋的特点:
1.建设速度快,节省人力资源集成房屋体系主体结构部件在房屋工厂流水线上制作,运至施工现场。由安装工人在现场组装主体结构,结构部件全部在房屋工厂内规模化生产,现场只须组装作业。所有构件采用工厂制作,现场拼装实现构件工厂预制和现场装配化施工。无湿作业、噪声、粉尘与垃圾少,受气候影响小;不使用粘土砖,可拆卸和回收。安装一栋200平米的独立住宅的体系结构只须5天,接下来的室内装饰工程如门窗、卫生洁具、厨房用品等全部采用标准化、系列化设计,工厂化生产。与砖混结构相比,而同样面积的住宅,钢结构集成房屋人工使用要比砖混结构节省三分之二的人力。
2. 绿色、环保、节能目前,我国农村房屋有70%以上的墙体使用的是已经被城市禁用的红砖。而集成房屋一般采用钢结构体系,围护结构所用的建材大部分可回收利用降解,很多都是以高炉矿渣、粉煤灰、电厂脱硫石膏等工业固体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的,在节能环保的基础上,降低了材料的成本。所有建筑材料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材料品质认证,确保对人体无害,对环境无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态化建筑体系。钢结构的镀锌层具有自修复功能,可以保护钢材防止锈蚀,延长钢材的使用寿命。集成房屋施工基本上为干作业,建筑垃圾少,材料易于回收,能耐极端气候,安全无毒,防霉防蛀,不锈不腐,是绿色环保建筑体系。采用保温隔热的围护结构为整体外保温复合墙体(见图一),外墙板复合墙体构造从内至外依次为为石膏板+C型冷弯薄壁型钢龙骨(空隙间填充岩棉)+定向刨花板(OSB板)+挤塑聚苯板(EPS板)+单向呼吸纸+外墙挂板
3. 空间利用率高,适应性好一般的砖混结构房屋的墙体厚度多为240~370mm,而集成房屋墙体厚度一般为200mm,约为传统结构的1/2-1/3;内隔墙厚度为100mm,约为传统结构分室墙的1/2;楼板无主梁,净空提高约100-200mm。集成房屋的室内可用面积比传统的砖混结构房屋大的多,建筑套内使用面积率高出传统结构约8-13%,使用率高。集成房屋建筑系统既有自成体系的墙体、屋面、门窗、装饰材料等高分子建材子构件系统,能与各种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建筑材料和构件简便结合,是一种灵活多变的建筑体系。因集成化的房屋可大可小,整体性能好,既可作永久性建筑,也能按模块方式拆卸,可靠人力、简易工具整体搬迁。另外, 集成房屋室内隔声性能好,外形简洁,线条流畅,充满现代气息。
4.抗震性能好集成房屋一般采用钢框架结构或薄壁钢柱剪力墙结构。与一般的砖混结构房屋相比,结构延性好,竖向构件承载能力储备大,围护结构与主结构采用柔性连接,可抵御高烈度地震作用,真正做到“大震不倒”。结构自重轻(约为传统砖混结构的30%),地震反应小,用于结构抗震措施的费用少,适用于地震多发区。因采用多种轻质高效的墙体及楼板材料,柱下荷载小,可大幅减少基础造价,尤其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