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优化节能产业供给 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2016-07-20    来源:中国节能网
0
[ 导读 ]:节能是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结合点和重要抓手,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201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把节能环保产业

节能是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结合点和重要抓手,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201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支柱产业”的目标,节能产业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优化产业供给侧结构,完善供给体系,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对于促进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加快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我省经济发展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省节能产业供给侧现状

节能产业供给侧主要由产业链上游的节能科技研发单位、节能装备产品制造企业,中游的设备产品承销商和节能服务机构组成。近年来,随着节能产业政策的实施和工作推进,我省节能产业供给侧发展加速,供给能力不断加强。

1、技术研发能力不断加强。近几年,我省节能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加强,产学研体系不断完善。以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远大空调、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威胜集团等企业,聚集了人才、技术信息、软硬件设备、创业孵化等资源,在信息咨询、开发试验、生产推广以及产品研制、设计、检测等创新研发领域具备了良好优势,为产业发展聚集了能量。

2、优势领域特色明显。一是节能装备产品制造领域发展态势良好。省内一些优势节能产品与装备已在国内树立“湖南品牌”。湘电集团的三相异步电机、永磁稀土电机已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水利等多个领域,交流、直流电机等多个系列产品列入国家节能技术产品推广目录,2015年产值约达70亿元。特变电工系列变压装备,以科技含量高、减损效果好、安全可靠等优势,成功运用于国家1000kV及750kV特高压输变电示范工程、长江三峡、西电东送等国家重点工程中;为加快占领节能领域市场,2013年威胜集团专门成立了威胜电气有限公司,加大在计量仪器设备外的智能配用电系统、电力电子装备与应用等领域投入,继续扩大在计量与智能配电等领域市场占领份额。二是节能技术影响力逐步扩大。红宇新材设计研发的高效球磨节能减排综合技术,广受火电、矿冶、水泥等行业欢迎,其技术应用可较同类产品节能、节材1倍以上。远大可建、远大住工的工厂化建筑技术全国领先,远大科技集团以“节能、节地、节材、环保”的可持续建筑理念,正逐步引领建筑行业新革命,市场前景不可限量。湘电、中电48所等企业新能源开发与利用技术日益娴熟。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风电以及生物质能发电等能源技术应用普级。三是节能服务领域发展增速。目前,我省获国家备案的节能服务公司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中西部第一位,2013年,节能服务公司更是强强联合,率先全国成立首家节能服务产业联盟,成为节能服务领域的新形态,获得业界高度认可,联盟内约40家企业发展加快,截至目前,已有2家公司在新三板挂牌或拟挂牌上市。

3、推广应用不断完善。优势品牌装备制造产品推广应用营销点从省内不断辐射,远大空调、远大可建等逐步在国外市场站稳脚跟,一批优质节能装备制造产品,已走出湖南;同时,节能服务领域迅速崛起,城光节能环保、金百大、麦融高科等一批专业技术节能服务公司,结合省内上游节能技术设备资源优势,结合下游市场设计推广综合节能方案,迅速抢占了绿色照明、变频变压、新型空调节能技术等市场,泰通能源、大唐先一、株洲火炬炉等领域节能服务公司,则凭借行业内优势,引导促推上游产品技术创新升级,在钢铁、火力发电、有色冶炼等领域站稳脚跟。而节能检测、认证、咨询设计等行业配套也伴随下游市场应运而生,加快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省节能产业供给侧已具备了一定自身基础优势,但仍存在结构不合理、生产要素转换质量不高、技术信息渠道不对称、标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表现在:

  一是供给侧结构有待调整。省内仍存在一些节能装备产品制造企业,技术含量低、设备简陋、生产管理水平落后,产品更多的是简单模仿,低端重复;同时也存在一部分企业的产品规格符合市场要求,但对下游需求预估不够,生产规模扩大过快。这些企业因前些年经济高速增长,市场需求量大,绝对数明显增加,市场供大于需。随着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需求侧特别是钢铁、煤炭、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经营困难,需求能力急剧下降,对于这些生产企业冲击巨大,经营困难,影响了节能产业供给侧发展。

二是生产要素的制约。目前,我省节能技术研发与高素质节能管理人才仍缺乏,上游单位创新能力不够,产品技术升级换代滞后;在产学研转换过程中,面临成本高、融资难、风险收益不确定等现实困难。设备产品承销商、节能服务公司在相互竞争中,往往采取低成本扩张、以量取胜、以次充好等低端化竞争方式,扰乱了行业的健康发展,降低了下游市场对节能成效的预期。与此同时,节能服务公司多为中小企业,为用能单位进行节能改造投入大、回收期长,又不能抵押,融资能力较弱,企业难以快速发展壮大。

三是技术信息渠道的制约。上游市场对需求侧的预估能力不强。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良莠不齐,缺乏统一、科学、权威的节能技术认证与信息平台,用能单位对于节能装备、产品、节能技术服务等缺乏系统、全面认知与辨识,产业链两端需求信息不对称,新技术产品往往依赖地域内的少数同行业企业口口相传,无法迅速推广应用。

四是标准体系不健全。节能装备制造、节能产品以及节能服务行业等设计、生产、施工、实施标准缺失,节能量认证的社会第三方机构建设滞后,节能市场的配套准入评价制度与节能产业发展不相匹配,导致好的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等无法得到用能单位较好的接受和认可,推广应用受阻。

三、几点思考和建议

加快节能供给侧的调整与发展,既要有系统完善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更要创新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包括民间资本和广泛深入的社会普及全民积极参与。下阶段,建议在抓好国家各项扶持激励政策措施落实的基础上,坚持优势领域优先发展、市场导向与创新推动相结合、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推动节能供给侧快速、可持续发展:

 1、紧扣重点,增强供给能力。一是加强节能科研创新。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体系,结合市场需求,以现有中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和湘电集团、远大、威胜等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为基础,加大重点关键节能技术的研发投入,培育建设一批节能科技研发创新平台,鼓励和引导龙头骨干企业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科技研发中心,实现技术与项目、资本对接,努力打造产学研金相结合的技术创新联盟。二是优化产业布局。立足区域与园区产业优势,以长株潭为地域核心,长沙高新区、长沙经开区、湘潭九华工业园、株洲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园等特色园区为载体,推动节能装备制造、节能产品设计制造向园区聚拢,将长沙打造为全省节能服务产业聚集地,积极搭建用能单位、节能服务公司、生产设计单位、金融机构之间的沟通交流平台,鼓励我省节能装备技术产品走出湖南。三是做好企业培育。筛选一批核心竞争力强、主导产业突出的优势企业,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在项目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鼓励引导湘潭电机、远大可建、威胜能源等一批优势企业,积极培育成长型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加强产业整合,提高创新能力,加快形成一批带动力强、辐射作用大、国内知名度较高的龙头示范企业。

 2、注重带动,挖掘需求潜力。初步测算,我省节能产业发展空间十分可观,按“十二五”我省年均节能量完成情况预测,到2020年,产业下游节能潜力可超4000万吨标准煤,能带动更大投资,节能产业营业收入有望4-5年内破1000亿,为充分挖掘和实现潜力,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工业、建筑、公共机构等行业培育和建设一批节能示范工程,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等手段加大对优质节能项目的政策激励与扶持,增强下游市场主体活力,促进产业供需双方共同发展。二是继续推进电力、天然气等市场化阶梯价格改革,研究制定鼓励余热余压发电等价格政策,严格对超过能耗限额标准的用能单位实行惩罚性电价,倒逼企业强化节能降耗管理,扩大节能需求。三是对照国家能效“领跑者”制度要求,尽快落实具体工作,树立行业省内标杆、政策激励、提高标准,形成推动终端用能产品、高耗能行业、公共机构能效水平不断提升的长效机制,提升节能需求的动力。四是强化节能监管约束,倒逼节能产品装备的推广运用。加强对主要耗能领域的节能监察和考核评价,依法对节能市场主体交易、竞争等环节监督,逐步建立发改、经信、住建、国资、科技、银行等职能部门机构联动的节能约束机制,通过对节能产业链全方位的贯通监督约束,提升节能产业竞争层次,以市场化机制倒逼产业下游单位主动节能。

 3、强化保障,优化发展环境。一是完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制定出台《湖南省实施<节能法>办法》、《节能监察办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依法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耗限额、能评制度实施等专项节能监察。整合力量,加大对四大耗能领域主要产品、设备的能耗限额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开展工厂化建筑的标准研究与制定工作,强化企业、产品的准入与退出制度建设,从市场需求源头促进节能产品的推广应用。二是畅通信息渠道。搭建节能供需信息对接平台,促使更多潜在项目成为现实。建立和完善节能技术认证与信息平台,加强节能产品的认定与推广,提高用能单位产品信息辨识能力。三是完善推广机制。建立先进节能技术和装备产品遴选、评定及推广机制,整合我省节能技术新产品推广目录,在省内节能工程、项目准入中优先选用,建立完善绿色采购制度,对我省生产的经国家、省认定的节能产品、节能服务公司,纳入政府采购目录优先采购和推广。四是拓宽融资渠道。创新符合节能项目特点的项目融资、民间借贷融资等产品,开发节能服务担保、保险制度和产品,探索设立专业化的节能项目担保基金以及节能项目、产品保险制度等确保融资畅通,推动PPP资产包、资产证券化等节能项目众筹交易融资平台建设,提高节能项目融资保障能力。

 
关键词: 节能 经济发展
0
 
[ 皇家线上官网(中国)有限公司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