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民新能宁夏盐池项目正在加速推进中。张宏/摄影
5月11日,中民投旗下新能源投资平台——中民新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民新能”)在香港成功召开投资及投行界战略交流会。据中民新能总裁韩庆浩介绍,截至2015年底,中民新能已在国内8省(区)投资了近20个光伏发电项目,取得1.4GW国家光伏电站备案建设指标,约占全国总量的10%。
“成为新能源行业的领跑者,这是我们的愿景。”5月17日,中民投新能源总裁韩庆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按照中民新能的规划,未来五年将投资1000亿元,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实现新装机12GW。
五年投资千亿?
根据中民投的战略布局,中民投将打造涵盖金融、光伏等板块的资本运作平台。中民投总裁李怀珍曾表示,中民投看到了新能源的发展潜力和前景,而且把光伏作为发展新能源领域的破题之举。
2014年8月,中民投的新能源棋局初露端倪。彼时,中民投与宁夏自治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新能源、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和金融等领域支持宁夏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两个月后,中民新能成立,注册资本达80亿元。“应该说80亿元注册一个做电站的公司估计是最大的了。”韩庆浩表示,这也说明了中民投进军光伏电站的决心,看好这个市场。
记者了解到,当时国内光伏电站投资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主流电力央企已经早早在西北地区跑马圈地,各路社会民营资本也争先涌入。
据韩庆浩介绍,当时国内分为两大阵营,一个是以五大电力集团为首的央企,还有一些是私营企业。在韩庆浩看来,这些电力央企本身有自己的主营业务,不一定会将光伏作为主业,这对于中民投而言是个做大做强的机会;另外,当时的一些民企投资呈现出小散乱的特征,很难形成规模效应。
“进入光伏实际上我们进入的不是制造,而是下游的电站投资,它的收益率更稳定,更符合大规模资金运作的特点,”韩庆浩表示,“我们当时提出口号,要做规模,积蓄资本的能量,进行产业的转型升级,淘汰这些小散乱的现象。做大规模以后,边界收益升高,我们就可以拿出一部分收益进行类似‘光伏+扶贫’,来反哺当地的贫困村,通过与产业联动,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从而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
据韩庆浩透露,中民新能力争在五年内投资约1000亿元,“十三五”期间实现新装机12GW,平均每年装机2GW左右。通过大型地面站与分布式电站并举、自建与并购并举两大举措,在保障投资收益基础上快速实现规模效应。
补贴、资金难题何解?
2015年4月,中民投在宁夏盐池率先布局,规划建设2GW光伏电站项目,一期规划建设1GW,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体光伏电站项目。“现在看来我们这个模式是对的,通过光伏+,可以探索出更好的商业模式来发展。”
而对于光伏电站投资商来说,最大的难题还是补贴长期拖欠问题。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9月,已有超过2000万千瓦的光伏项目未能获得补贴资金,总的拖欠金额已超过100亿元。
“延迟补贴现金流断了,利润直接干掉,”韩庆浩表示,“小的一些企业不一定扛得住。”
据韩庆浩透露,凭借增加分布式电站的布局以及规模化带来的高议价能力等优势,理论上能够规避电价补贴拖欠这一潜在的风险。
而按照目前7~8元/瓦的投资建设成本计算,中民投要想完成“十三五”新装机12GW的目标,起码还需近千亿元投入。
记者了解到,为了解决资金成本问题,中民新能利用中民投“产融结合”的优势,破解光伏电站长期存在的投资融资难、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高等发展难题。据报道,近日中民新能在香港召开的投资及投行界战略交流会上,包括来自瑞银、摩根大通、花旗集团、CapitalLink、RRJ、PAG和尚乘集团等十余家国际投资机构参与。在外界看来,或许正是因为资本的聚合优势,中民投才能够在资金密集型的光伏行业干得如此风生水起。
基于目前新疆、甘肃等“三北”地区限电高企的严峻形势,韩庆浩表示,中民投主要是选择电力送输条件好,限电风险小的地方投资。在韩庆浩看来,未来12GW的新增装机目标,应该既包含大型地面电站,也有东部的一些分布式和国外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