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一分,环保多一分,环境美一分,健康加一分。垃圾分类喊了15年,换来的结果还是当初的四个字:不容乐观。不少人认为,分类推广遭遇难关,问题出在人民群众的分类观念匮乏上。“观念”这东西无色无味无形,却总也会被人扣上或大或小的黑锅。
垃圾分类宣传了这么多年,民众分类意识其实已经显著提升,这点不可否认,也不能否认。那么问题来了,分类垃圾桶在哪儿呢?“前端分类,后端大杂烩”的现象何时了?同一座城市,垃圾填埋场爆满停运,垃圾处理厂设备闲置无垃圾可处理,如此乌龙是为何故?……
“前期分类”与“后端处置”到底是谁跟不上谁的节奏,这个问题值得深思。在当前环境下,如果只是一味地宣传推广,而不考虑政策法规的可操作性、分类具体标准、分类各个环节配套设施等多方面因素,垃圾分类将永远停留在喊口号的阶段,无法达成实质性转变。
我们常说“因地制宜”,毕竟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各地都有各地的具体情况。研究、决策、论证、立法、执行等程序无一不彰显着法律法规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如若像国内某些城市一样,民众分类投放,工作人员却将分类后的垃圾混合在一起收运,谈什么执行力,又说什么公信力?“我们使用的垃圾车就一个斗儿,怎么分着收啊?”一位垃圾转运站的师傅也满肚子苦水。“早知道后面不管三七二十一全部混到一起,我们为什么还要分类?”不少民众也道出了内心的愤懑。
老崔认为,垃圾分类15年的试点效果其实可圈可点,最大的效果就是那看不见又摸不着的“观念”的生根发芽。导致垃圾分类现状没有明显好转甚至日臻恶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后端处置。也就是说,垃圾分类后端处置没有跟上前期分类的节奏。
后端处置,是全世界垃圾处理的最大瓶颈所在。无论是填埋、焚烧,还是其他综合处理,诸多失败的案例均是因为后端处置分类不彻底,导致整个处理链条的断层。外加后期处置的信息不透明,使得市场竞争机制短板,鱼龙混杂。
既然说到垃圾分类,垃圾焚烧便是躲不过的话题。近些年来,“邻避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起因最多的就是垃圾焚烧厂的选址建设。不少业内专家表示,我国目前的垃圾焚烧技术已经成熟,民众完全放心。可事实上,民众担心的并不是技术,而是垃圾焚烧不彻底排放的污染物,问题的核心重新回归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四大环节,一旦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垃圾分类便是一句空话,而建立在空话基础上的垃圾焚烧,民众如何才能放心呢?
那么,垃圾分类的出路在哪?前端分类操作性不高,只能在后端另辟蹊径。深圳龙岗垃圾后端分类项目率先“破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前端垃圾分类无法解决的问题。在处理垃圾时,流水线会根据废弃物的物理性质,如比重、磁性、粒度、电性、光电性、摩擦性、弹跳性及表面性质的不同,进行自动分选。
“深圳模式”能否复制还有待验证,至少它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逻辑。那就是不要张嘴闭嘴就说人民群众的分类意识不高如何如何,欲破除垃圾围城窘境,亮开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提升前端分类的可操作性和后端处理的透明公开性,这能做到,“宣传意义”大于“实际效果”的尴尬,或许就能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