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光通信企业而言,2015年是大丰收的一年,每一家企业都实现了收入、净利润的高速增长,但是很多企业也看到了盛世下的危机,纷纷在抓住光纤光缆主业不放的情况下,加快了各具特色的多元化发展步伐。
2015年,几家国内光通信行业相关企业皆报出了一份出色的成绩单,其中亨通、中天和烽火的年营业收入都超过百亿元,分别达到135.6亿元、165.2亿元和134.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0.2%、73.2%和25.8%。不过,上述收入并非全来自光纤光缆业务板块,其中烽火光纤及线缆业务收入为34亿元,占总收入的25%,已经成为不局限于光通信领域的通信业主导企业;而亨通的电力传输产品板块贡献了62.3亿元,成为当年该公司的第一收入来源。这充分说明,光通信企业在经过多年的多元化布局之后,开始有了一定的收获。
不过,通鼎却是几家企业中最失意的一家公司,其营业收入和光通信产品收入均远远落后于其他几家企业,在五家光通信主导企业中垫底。
光纤光缆飘红
国内主要企业2015年光纤光缆及相关产品收入均飘红。其中,长飞光棒、光纤和光缆收入64亿元,同比增长22.6%;亨通通信网络产品收入47.3亿元,同比增长15.9%;中天科技光纤光缆收入34.6亿元,同比增长14.5%。
这几大光通信企业都不约而同地在2015年财报中披露,去年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宽带中国”战略、“互联网+”行动、提速降费等一系列政策,以及运营商刷新历史纪录的光纤光缆集采量。
据了解,中国移动于去年启动了中国移动2015-2016年光纤光缆产品采购(新建部分)集中招标采购,其中光纤总数量高达9452万芯公里,光缆总数量高达9821万芯公里,打破中国移动2014年创下的6000万芯公里采购纪录。尽管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没有对外公布各自光纤光缆的集采量,但是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估计两家集采量总和与中国移动相当。
事实上,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都在积极推动全光网络的建设。
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表示,中国电信目前已在四川、河南等省建成了全光网,2016年,中国南方70%地市以上城区实现全光网覆盖,基本完成城市小区的全光网覆盖;行政村90%通宽带,规模推广百兆(50M/100M)接入速率。
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唐雄燕就告诉记者,中国联通现已在七个省建立全光省,预计2016年在北方十省完成全光网改造。不过,他也指出,光纤到户并不是宽带发展的终点,下一步将是千兆光网络的发展。
特别是在运营商光改需求的催动下,中国光纤光缆市场也一反过去几年产能过剩、价格竞争激烈的常态,出现了供应偏紧、价格稳中有升的局面,为了应对这一局面,几大光通信厂商纷纷通过扩充产能、智能制造等方式来提高光纤光缆的产量。
据财报,2015年,长飞先后在湖北、辽宁、甘肃、浙江等地投资建厂,提升光通信产品产能及产量,其中仅武汉生产基地的现有年设计产能以及国内外已于2015年新增的及即将新增的年设计产能分别增加44.7%、62.8%及134%。
中天科技目前正在推进“智慧工厂”建设。按照中天的设计,智慧工厂的库存管理、生产过程不需要人工干预,一切都是依靠电脑和机械臂等设备完成。中天科技普特缆厂厂长李新建表示,通过工厂的智能化改造,2016年普缆产能较去年有望增长40%-50%。
国产光棒迎新契机
2015年,对于国内光纤预制棒厂商而言,亦是迎来发展新契机的一年。
去年8月19日,商务部终裁认定原产于日本和美国的进口光纤预制棒存在倾销,中国光纤预制棒产业受到了实质损害威胁,并最终确定向上述产品征收反倾销税,期限为2年。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认为,此次光棒反倾销,会使光纤光缆行业进入调整期。
事实也的确如此,有多家国产光棒制造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国内光棒市场价格普遍上涨,尤其是第四季度增长趋势比较明显,对拉升光通信产品毛利率起到了推动作用。
据相关企业2015年年报显示,亨通通信网络产品毛利率为35.5%,较上一年增加4.9个百分点;中天科技光纤光缆产品毛利率为29.9%,较上一年增加2.6个百分点;长飞光纤光缆产品毛利率也有增长。但是受到自身光棒产能制约,以及光棒反倾销调查造成外购光棒资源紧缺及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通鼎去年通信光缆生产成本增加,导致毛利率较上一年减少2.1个百分点。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进口光棒反倾销,使国内光棒市场得到较好发展,也促使相关企业调整光棒业务,增加光棒产能,以应对需求旺盛的国内光通信市场。
据了解,在湖北潜江,长飞投资404万元建设长飞光纤潜江有限公司用以扩大光棒及光纤产能;与四川一家公司合资成立湖北飞菱光纤材料有限公司,用于生产四氯化矽,以满足潜江的长飞光棒项目的未来生产需求;与日本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合资成立新的光棒生产公司,以通过使用预制棒生产替代技术推进及发展光纤预制棒生产、销售及相关业务。
亨通则于近日将原光纤预制棒相关业务,包括相关的资产、技术专利、人员、债权、债务统一重组与整合到新成立的全资子公司江苏亨通光导新材料有限公司。据介绍,通过此次重组与整合,该公司将原有光纤预制棒业务与亨通光导新建光纤预制棒业务进行有效整合,实现自主研发技术的光纤预制棒规模化量产的进一步提升,将进一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培育亨通新的利润增长点。
通鼎互联是国内几家主要光通信厂商中光棒生产能力较弱的企业之一,此前主要以外购光棒生产光纤光缆产品,不过2015年该公司在自主研发光棒项目上取得进展。据年报披露,通鼎已经全面掌握芯棒加包层的全合成技术,并开始规模生产,为成本下降,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进一步的空间。
向深海挺进
随着二十余年来的发展,中国光通信企业的研发实力和对产业链的掌控能力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开始向科技含量更高、要求更苛刻,但利润也更高的海缆市场挺进。
据了解,全球海缆市场80%以上的份额都由泰科、NEC、阿朗(目前海缆业务已归诺基亚所有)等巨头掌控,这是因为海缆是门槛较高、市场广阔的细分行业。海缆工程普遍被认为是复杂困难的大型工程,从海底环境探测、物理调查到海缆的设计、制造和安装的工艺技术都较复杂。但不可否认的是,海缆又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据市场研究调查机构IDC预计,全球数据量大约每两年翻一番,海底光缆在全球数据交换、岛屿通信中将得到大量的运用。
作为全球重要的海洋大国,中国对海缆有着旺盛的需求。国际方面,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间交往越来越频繁,中国海缆市场正逐步扩大,需求稳步增长。国内方面,随着国家加大开发海洋经济,包括国家长期海底科学观测网、预警监测网、公共海底信息通信网、导航网在内的几张大网都正在启动和研发。与此同时,20世纪中国已先后铺设近2万公里海底通信电缆系统,该系统至今已有30至40年历史,由于电缆通信容量小、抗干扰性差、使用时间过长,多数都已到退役更换期,海缆的更新升级替代需求不断增加。
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海缆需求,中天科技、亨通等重要的海缆生产企业都在2015年加紧布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过去的2015年,中天的海缆业务取得高速发展,实现销售收入17.36亿元,较2014年增长40%。特别是在通信板块,中天海缆亦已经从浅海走向了深海,实现了很大的技术跨越。
“按照行业内的标准,水深1000米是个临界点,超过1000米即为深海。”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总经理薛建凌介绍,“而中天最近完成的一个项目已经将水深下探至4500米,这在研发和创新方面,可以说是一次巨大的跨越。”
亨通在去年8月重组了其海缆业务,将旗下的海洋光缆事业部剥离,单独成立江苏亨通海洋光网系统有限公司,并成功交付了245公里海底光缆。据介绍,这是国内单根最长的双内铠带铜管结构海底光缆。此后,亨通海洋的五大系列有中继海底光缆通过了全部36项试验项目,并顺利通过UJ认证,取得全系列13张证书。同时,该系列海缆还成功完成了4400米水深的海试,成为又一家国内突破和完成该水深海试的海底光缆制造厂家。
加速转型升级
近两年,国内光纤光缆市场发展迅猛,也为国内主要光通信厂商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据了解,多元化发展是各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不过每一家企业的产业布局又都各具特色,形成了以光通信产业为基础,向EPC总包、宽带接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多个领域延伸的格局。
2015年,烽火通信全面进军云计算、智慧城市等战略新兴领域。在南京,烽火投资建设的云计算中心一期项目顺利推进,专注于为客户挖掘大数据时代的业务增值潜力;在西安和珠海,烽火与当地政府分别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投资建设研发中心、产业制造中心、智慧城市中心、海洋网络产业等,打造光通信产品、智慧城市、大数据等产业基地。
同一年,亨通光电积极布局大数据业务和网络安全,进入大数据、网络安全、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延伸拓展通信服务领域,取得了ISP和苏州、无锡、常熟三市宽带驻地网运营牌照,实现了向宽带接入业务运营商的升级转型;全面进军系统集成及EPC总包领域,为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转型是目前国内光通信行业的关键词,尽管每一家企业的转型目标都不一样,但是却都选择在光线缆产业发展最为火爆的时期提出各自的转型目标,这并非巧合。
“做企业,要在现有的产品最红火、市场最好的时候考虑升级转型。”亨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崔根良对整个行业选在当前这个时期集体选择转型做了最好的注脚。“如果不选择在企业发展情况最好的时期考虑转型,而是在企业开始走下坡路之后才考虑转型就晚了,因为企业转型需要时间和资金,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崔根良进一步解释。
2016年,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持续深入,“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持续开展,提速降费的持续推进,光通信企业仍有较大程度的发展。据CRU预计,中国2016年光纤光缆需求约2.5亿芯公里,同比增长9%。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林中认为,由于国内光通信企业都在扩产,会提高光棒、光纤光缆的产能,因此今年年底之后光纤光缆产量会增加。
“未来1-2年,依然是中国光通信市场发展的最佳机遇期。”韦乐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