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的2016年一季度我国核电运行情况报告显示,截至今年4月,我国投入商业运行的核电机组共30台,总装机容量达到2859万千瓦,发电量约占全国发电量的3.47%左右。而作为核电企业,良好的效益也必然是其追求的目标之一。
运行能力是节省成本重要因素
据了解,效益的多少与发电量有着直接关系,提高负荷因子也是降低发电成本最重要的途径。数据显示,当负荷因子由75%提高到90%时,上网电价可下降10%左右。
而一个电站在开建初期,几乎不可能达到满负荷状态,像核电站设计的负荷因子为65%。所以在提高效益方面,除了负荷因子的因素外,改进核燃料管理,延长换料周期,缩短换料时间;加强设备状态诊断,延长大修周期,缩短大修工期等举措,也都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
作为中国最早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与大亚湾核电站的运行经验一直是业界佼楚。如何把经验变成企业利益是中核与中广核两大核电集团都在研究的课题。
对此,中广核就一直在积极推进核电运营方面的工作。成立的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的主要工作就是专门开展专业化的核电运行管理工作。中广核把专业化运行服务和大亚湾基地六台机组的生产运行独立分开,相当于把大亚湾核电基地分为两块,一个是基地、专门做核电运行机组;另一个是运行公司专门做核电运行和支持服务工作,同时带有一部分管控职能。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则是以秦山基地九台核电机组安全运行为主体,以秦山核电技术、人员为基础而成立的独立运行公司。
运行公司理顺管理关系
分看两家核电运行公司成立初衷,市场化应该是其共同追求的目标。而市场化更重要的则是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据了解,秦山核电站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在做对外市场服务与支持工作,如巴基斯坦恰希玛C1和C2核电站就是由秦山核电站负责运维。
中核运行总经理张涛表示,打造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是中核集团长期发展以来的一个目标。通过建立世界一流的运行业绩目标,制定与总体发展目标相配套的管理机制和绩效机制,推动各领域的管理提升与技术创新等举措,在“十三五”期间将指导中核运行逐步实现2020年目标,向世界一流核电运行企业迈进。
据介绍,自2012年中核运行成立以来,中核运行就以早日实现“资源集约化、技术专业化、运行标准化、管理精益化”为目标,在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实施了平稳过渡、资源整合、持续提升三步走改革调整,逐步整合了秦山主要生产资源。同时,中核运行也提出了为以秦山9台机组为“一体”,增强秦山对外服务经营管理能力为“一翼”,支持中国核电规模化、标准化国际化发展为 “另一翼”的“一体两翼”战略,并通过“十三五”规划进行了细化和落实。
打造核心产品拓宽企业市场
在形式多变的国际市场上有很多针对核电出台的标准,张涛认为,标准意味着技术水平,同时也是是软实力的体现。
中核运行根据国际市场上标准不断演变,也在一直在积极拓宽市场。并为此初步研发了生产准备、调试、换料大修、专项维修、专业培训、技术支持、重水堆支持、信息系统建设与运维等八大产品。并且努力使八大产品成为中核运行通过市场化方式方式实现创收和发展的载体。
张涛表示,借助八大产品,中核运行近两年收入约3亿元。下一步,中核运行准备把产品做的更加专业。
而中核运行八大产品的运行效果,秦山核电站的业绩就是最好的证明。截至2015年9月,秦山核电站在30万千瓦机组、65万千瓦机组及70万千瓦重水堆上分别6次实现年度大修控制在30天以内。
针对中核运行下一步的发展,张涛表示,至2020年中核运行运行机组WAN0综合性能指数进入先进行列,并基本建成中国核电的专业化支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