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住建部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我国既有的500亿平米建筑中,99%以上为高能耗建筑。在国家大力提倡绿色发展的当下,无论从环境治理的角度,还是行业的发展趋势,建筑业都有义务承担起相关的社会责任。建筑节能是建筑发展的大趋势,而绿色建筑是其中的重要一部分。
国内外绿色建筑发展迅猛。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相继出现一些典型性绿色建筑,对中国的广大房企业具有启示性意义,其绿色基因值得当下房企业传承,让绿色的力量走进民间。
世界最高的绿色建筑——上海中心大厦
特色:体现人文关怀,强化节能高效,保障智能便捷
竣工时间:2016年3月12日
上海中心大厦作为一栋高达632m的摩天大楼,在绿色建筑方面进行了探索。它以“体现人文关怀、强化节资高效、保障智能便捷”为原则,通过综合节能和新能源利用、节水和雨污水回收利用、节约用材和绿色建筑材料利用、控制室内空气污染并提高室内环境质量等,实现建筑在全生命周期中高效“绿色”运行。获得“中国的绿色三星认证、美国的LEED白金认证,成为了中国第一座得到双认证的绿色超高层建筑。
绿色基因:引自然入室
大厦的顶端是一个漏斗形的雨水收集槽,处理后的雨水作为大楼的中水使用,一年可节约250个标准游泳池的水量。内部使用超过25%的水源是非传统的水。依靠收集盥洗废水、洗浴废水、空调冷却水等杂排水,处理后用于办公楼、裙房、地下室冲厕所、室外水景补水、绿化浇灌、室外道路冲洗、地下车库冲洗等。
大厦有效利用了风力进行发电。在其顶部的风洞口,安装有15组共45台3000瓦的风力发电机,利用600米高处8到10米每秒的风能可以提供大厦的照明用电,风力发电系统每年可以为上海中心提供15.75万千瓦小时的绿色电力。
在大厦外围,里外各设有一层玻璃幕墙,就像一个管子外面套着另一个管子。两层玻璃之间的空间在90厘米至10米之间。这类似于热水瓶的隔热层,冬暖夏凉,对大厦起到保温作用,降低供暖和冷气需求。
主楼在设计时,每上升一层,外部结构旋转1°,共旋转120°。旋转、不对称的外部立面,使风载降低24%,并降低了工程造价。与传统的直线型建筑相比,上海中心大厦的内部圆形立面,有效减少了能源消耗。据了解上海中心在节能据统计,上海中心一共使用了19种节能技术,每年可以为大厦节省25%的能源费用。
点评:
伴随着人们向上争取生存空间的历程,摩天大楼因其造价高、能耗大、人与自然远离而被诟病。上海中心的绿色基因对上海乃至全国超高层建筑产生良好带动作用,引领超高层建筑向低能耗、高效率方向发展。
世界最大的绿色建筑——美国加州科学馆
特色:一座会呼吸的建筑
竣工时间:2008年(重建)
加州科学馆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自然历史科学馆,国际自然科学研究的领先者,该馆始建于1853年,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同时拥有水族馆、天文馆、自然历史科学馆和科学研究项目的机构。现在,加州科学馆已经被美国“绿建筑协会”评为“领先能源与环境设计”最高级别—铂金级,堪称世界上最具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绿色基因:生态屋顶
植被屋顶。加州科学馆屋顶的一半被1700万株植物所覆盖,其中包括多种美国濒危植物,如沙滩草莓,海粉花,加州罂粟等等。这些植物不仅能吸引本土的飞鸟、蜜蜂、昆虫,甚至还能引来濒临灭绝的加州斑格蝴蝶,并可消化掉90%的降雨,因此不需要人工灌溉,靠本能就能形成一个独特的生态圈。屋顶面积2.5公顷,模范山势起伏,共有7个隆起的山丘,可形成大楼内空气的自然流通,并起到绝缘的作用,减少了对空调的依赖。
自然通风、采光。通风口的设计是电脑模拟本地风模式有助于建筑设置了7个土墩,以实现最大的空气流通。其山谷和装饰空间保持一致,凉爽的空气吹入土堆,带走里面的温暖空气,直达通风口,提供持续不断的空气循环。此外用于照明的屋顶天窗是用高性能玻璃制成,能反射最多的热量,而屋顶太阳能可供应此博物馆内10﹪的电力需求。大楼外侧通体使用了玻璃墙和玻璃窗。这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借助自然光。这样大楼建成后90%的区域都将被自然光照射。
巧用回收建材。科学馆采用产自本地的混凝土。整个建筑的结构钢全部采用回收钢材,旧博物馆拆毁时的废料有超过90%被回收。科学馆舍弃玻璃纤维或泡沫基等甲醛含量很高的隔热材料,选用了一种从回收的蓝色牛仔裤中抽取出来的厚棉絮,而且这种有机材料保存热量和吸收噪音的效果更佳。
点评:
设计师皮亚诺说:“绿色屋顶关系到21世纪建筑新的灵魂。”,加州科学馆的绿色屋顶是一种将美学融合于实用的技术,达到了节约能源的目的。并且,这样我们能够关注生物多样性,关爱自然。
最具可持续性发展特征的设计——墨尔本CH2
特色:神奇的光电力循环木制天窗挂毯
竣工时间:2006年
CH2是澳大利亚第一个旨在获得六颗绿星环保等级证书的办公大楼,因其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特征的设计和中心能量功效而获联合国建筑奖。配有热式质量冷却系统,光电池,风力涡轮机,污水再处理系统,冷冻天花板和令人称奇的光电力循环木制天窗挂毯,此挂毯能追随太阳的轨迹,从而能调节室内环境,使其冷暖适宜。
绿色基因:表里皆“绿”
低能耗的制冷制热措施。一些几乎不用任何能耗但却达到理想制冷效果的手段在CH2里得到应用。建筑的南立面设计了5个17米高的水喷淋塔,所有即将进入室内的新鲜空气都要流经该塔,通过时,喷淋水使空气温度由17℃降到13℃,非常有利于室内的制冷。建筑的所有外窗将一定程度地开启,利用室外的冷空气直接给白天的室温制冷,外窗的开启与闭合是通过电脑自动控制的,当夜间遇到刮风、下雨天气或室内温度已经低于室外温度时,外窗将自动闭合。
把自然光用到极致。为了多利用自然光源,该建筑有两处较好的措施:一是将北和南立面低楼层的外窗设计得比高楼层的大,以便吸收更多阳光;二是在北侧外窗中上部加设了一道金属反光板,可以将更多的室外阳光反射到室内天花上,同时也使室内光线更加柔和。人工照明作为自然光源的补充,是通过光感应来自动调节的,根据室内光线量自动开启和关闭。
独到的换风系统设计。在CH2内,通过设计使得进入房间的是百分之百的新鲜空气,新鲜的室外空气通过建筑南侧的送风管道进入建筑后被送至各层地板下的夹层内,再经夹层上开向室内的送风口完成下送风过程,新风进入室内后,经过建筑使用者和电器设备散发的热量加热后上升,并升入天花板内,最终进入建筑北侧的排风管道排到室外,完成回风过程。
整个过程基本是通过自然手段完成的,达到的效果却是显著的,该建筑内新风量达22.5升/秒/人,远高于7.5升/秒/人的澳大利亚国家标准。
点评:
CH2很好地处理了绿色建筑技术和建筑造型的关系,完成后的建筑,不仅没有因为增加许多绿色建筑设备和手段而使建筑外立面很不协调,相反,这些和绿色建筑有关的处理手法还丰富了立面的构成。第二,设计者尽可能地利用可再生能源,使得每一个能源需求都实现了绿色建筑手段,也因此,CH2成为了世界范围可持续发展办公建筑的经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