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土十条”出台后并非万事大吉

2016-04-28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0
[ 导读 ]:常外,常外,因为常州外国语学院的毒地事件,人们再次望向自己脚下生活的土地时,多少带了一些审视的眼光。当初的镉大米、血铅、重金属蔬菜等

常外,常外,因为常州外国语学院的“毒地”事件,人们再次望向自己脚下生活的土地时,多少带了一些审视的眼光。当初的镉大米、血铅、重金属蔬菜等陈年往事也一次又一次被翻出来摆上台面,不过总会给人“好了伤疤忘疼”的错觉,事情爆发了,慌了乱了骂了;过去了,熄了淡了忘了。有多少人真正问过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脚下这片维系无数生命的大地母亲,她到底怎么了?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不忍直视的现状

2005年4月~2013年12月,国家环保部耗时8年,开展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的背景调查。在此基础上,2014年,环保部联合国土资源部发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公报的内容很长,总结出来一句就是: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总体不容乐观。

从数据上来看,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从地域上来看,长三角、珠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污染问题突出,西南、中南地区的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比较大。

好吧,聊聊和咱们息息相关的耕地。根据调查公报,全国耕地土壤点位污染物超标率为19.4%,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和多环芳烃成为罪魁祸首。也就是说,老百姓的“米袋子”和“菜篮子”目前已经越来越不堪重负,粮食、瓜果、蔬菜等“舌尖上的安全”饱受威胁。

不过以上这些调查数据,并不能反映全国土壤的实际污染面积。外加近两年污染与治理形势瞬息万变,一些数据恐怕已经有所变动。

2016年4月25日,受国务院委托,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国务院关于2015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时提到,将启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以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为重点,实行分级分类管控。同时将完成土壤环境质量国控监测点位设置,建立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健全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推进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

土壤污染时你想些什么:万众期待的土法

“土十条”(全称《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行动计划》),经过2015年的预热,成为进入“十三五”开篇2016年以来最火热的名词之一。真真是:开篇不谈土十条,说尽环保也枉然!

气、水、土三大战役中,“大气十条”于2013年6月14日出炉,“水十条”也在2015年4月16日横空出世,只剩下一个“土十条”,像个千呼万唤未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小娘子。所幸的是,虽然没有出台,但它快要出台了!

在2015年底的时候,已有内部专家表示,“土十条”的内容已经基本编制完成,大意就是内容我们已经弄好了,不要着急,万事俱备,只欠一阵东风!陈吉宁部长在今年1月11日召开的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把该消息坐实。

在4月25日向全国人家常委会所做的报告中,陈吉宁部长再度强调,“土十条”将在今年实施。当然,也有媒体信誓旦旦地报道说,即将到来的5月份,“土十条”就正式出台。越早固然越好,可是被这种消息搞怕了的老崔认为,还是坐等吧。抱了太多希望的话,一旦失望起来,是很容易让人绝望的。

“土十条”的出台以及针对性措施的实施,表明我国在防治土壤污染方面要有大动作。政府通过一系列举措向社会释放了治理土壤污染的强烈信号,我国的土壤污染防治将进入全面布局的阶段,土壤污染的问题将能够一步步得到解决。无论是业界还是普通民众,对“土十条”的热烈期盼,初衷基本上也源于此。

要知道伤心总是难免的:一蹴而就的愿景

行家功夫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土十条”一出台,日益恶化的土壤污染现状就会戛然而止,然后直奔山清水秀田园好的美梦。美梦,的确只是做梦,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大气十条”出台后,雾霾就根除了吗?“水十条”实施后,水污染就治好了吗?按照同样的逻辑,新环保法出台后,生态环境就好了吗?没有!所以,作为一项法律,“土十条”的出台顺应天时、地利、人和,确实很有必要,也很迫切,但它并非根除土壤污染的万能良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人如此,土壤污染治理亦如此。

无规矩不成方圆。“土十条”以及土壤修复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细则等的缺失,是我国土壤污染治理过程中的一道硬伤,也是当前最急迫、可操作的问题所在。

之所以说,“土十条”并非万能灵药,是因为土壤修复和其他污染修复一样,是一个完整的“木桶”体系,任何一个短板,到可能导致全军覆没,功亏一篑。比如资金,比如技术,比如市场机制,以及政策的落地等。

就拿资金来说。财政部日前公布的2016年中央财政预算中,新增了土壤污染防治专项预算项目。数据显示,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2016年预算数为90.89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53.89亿元,增长145.6%。不是老崔悲观,单纯靠这点专项资金,估计连个浪花都翻不起。场地修复的投资都是“天文数字”,全靠政府投资不现实,也不一定所有的污染土地都要马上治理。目前重要的是改良创新融投资模式,建立市场机制,包括收费机制、付费机制等。

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表示,土壤污染的特点是就像雷区,暂时封闭还没事,野蛮修复的时候反而可能引发风险。此外,还有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土壤污染还没有达到全面开展大规模的防治,这方面工作确需加强,十分紧迫、突出,不要等到全国大面积出现土壤污染事件再动手,可能就迟了。

 
关键词: 万事 并非 出台
0
 
[ 皇家线上官网(中国)有限公司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