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浦江细雨绵绵,春雨润色着一幅江南水乡画卷。
这一天,浦江县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来自天南海北,前来参加在浦江召开的全国水环境综合整治现场会,亲眼看一看浦阳江的水之变,听一听浙江“五水共治”的故事。
看水中,清流如何重归
翠湖生态湿地公园内,碧水潺潺、水清景美。
这里位于浦阳江浦江城区段西部最上游,2013年以前,翠湖周边曾开办大量的废塑、水晶加工企业,顶峰时期浦江共有两万多家水晶加工户,国内80%以上的水晶产品出自于此。璀璨的水晶装点了外面的世界,浦江的山水却因此蒙尘纳垢。2013年,浦阳江出境断面水质连续8年劣Ⅴ类,浦江连续两年被列为挂牌督办和区域限批县,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多年全省倒数第一,是全省“卫生环境最差县”。
如今,翠湖生态湿地公园的巨变,似乎诉说着水环境的蝶变故事:浦江,一个一度水质沦为劣Ⅴ类的“水乡”,不到三年时间实现了十余年未见的Ⅲ类水,完成了水环境改变的华丽转身。浦江累计关停污染水晶加工户19680家,关停并转印染、造纸、电镀企业23家,依法取缔废旧塑料、铅酸蓄电池等非法加工点360余个。
治水组合拳,让深受污染的浦江重现绿水青山。
同为工业大省的江苏,也曾经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天平所困。在翠湖生态湿地公园,江苏省环保厅副厅长陈志鹏认真地听着工作人员的讲解,生怕漏过一字一句,浦阳江之变让他深受震撼:“浙江的‘五水共治’工作早有耳闻,实地来看一看,才知道决心如此之大、魄力如此之足。”
在环保一线工作多年,陈志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环保专家,他仔细阅读展板上的浦阳江支流水质各项指标,连连点头称赞:“除了常见的COD(化学需氧量)、悬浮物、浊度等指标外,我注意到氨氮、亚硝酸盐氮和一些金属元素指标,都达到了Ⅲ类水标准,这说明水质是真好。”
“浦阳江流域劣Ⅴ类支流,从2012年的22条锐减到2015年的零条,不简单!”在一旁的天津市环保局局长温武瑞,指着浦江治水前后对比图,万分感慨。第一次来浦江的他,也对翠湖生态湿地公园清澈的湖水和优美的风景赞叹不已。
在温武瑞看来,虽然天津和浙江地域差别明显,但浙江“五水共治”提供了样本。“不单是水变干净了,整个城乡面貌都得到了很大改善。这样的治水决心、力度以及综合整治方法,值得借鉴。”
综合整治,这是在采访中多名环保专家提到的浙江治水关键词。“外行看热闹,专家看门道”,这批来自全国各地的环保专家看浙江治水,看出了水岸联动之下的别样文章。
看岸上,水岸如何同治
“看浙江治水的最大体会,水环境整治是一项综合工程,一定要多管齐下,让产业转型、水质提升和社会治理联动。”谈起实地参观的感想,武汉市环保局长李湛这样说。
这位环保局长特意提前一天来到浦江,走访县城近郊。阡陌之间,河流清清,绿意盎然,环境整洁……美丽乡村,俨然成为迎接客人的一张金名片,让第一次来浦江的李湛赞叹不已。
“浦阳江是浙江的重要河流,上游治得好,就给下游减轻了很大压力。”李湛说,武汉是“千湖之市”,浦江治水模式给武汉很大启示。
浦江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给李湛留下很深印象。“我到几家农家乐转了转,看他们怎么处理餐厨垃圾,又看了村里的生活污水如何集中处理。”这位环保局长深信,治水是一项需要细致到末梢的系统工程,打赢农村污水治理这场战役,治水才能全面告捷。
事实上,他看到的浦江农村,是全省城乡污水治理的一个缩影。浙江已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的省份,预计到2016年底,将基本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
以治水为契机,水岸同变,散落在江畔、山间的古村落,如同一块块璞玉被挖掘出来。金华一大批村落,通过治水改善环境,从过去的“铁锈村”“垃圾村”,嬗变为风景秀丽的旅游村,依托绿水青山发展休闲旅游服务产业。
“山清水秀,旅游产业必将迎来春天。”参观金狮湖之后,西藏自治区环保厅厅长罗杰由衷感慨,这样的治水成效,直接改变投资环境和居民生活。“浙江治水工作,在全国树立了标杆。”罗杰说。
看落实,河长如何问责
在向外省环保专家介绍治水时,浦江县委书记施振强多次提到,浦江靠“治水”这个法宝,治出了水清岸美好环境,也治出了当地百姓的好口碑。浦江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实现了“三年三级跳”,从过去多年的全省倒数第一,2013年上升到第38位,2015年跃居全省第11位,满意度测评达到98.6%。
治水造福于民,力量也来自群众参与。浦江县目前已建成较为完善的县、乡、村三级联网“河长制”,由32名县级河长统筹引领、64名镇级河长落实推进、257名村级河长常态监管,每个排污口落实干部负责。仅2015年一年,浦江全县累计发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环保志愿者33万余人次,清理河道1200条次,清除垃圾4.5万余吨。这些,正是浦阳治水的强有力支撑。
“水环境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浙江治水过程中责任落实到位。”成都市环保局生态处处长肖缨对“河长制”更是赞不绝口。如何将管理抓到位?如何将责任落到实处?这些是成都在水环境治理中探索已久的问题。
以河长为责任人,浙江编织了一张严密的天网,联手共护一江清水。截至目前,浙江已形成五级联动的“河长制”体系:全省现有6名省级河长,199名市级河长,2688名县级河长,16417名乡镇级河长以及数万名村级河长。这些河长,就是浙江治水的重要力量。
河北省环保厅厅长陈国鹰,曾两次到桐庐考察美丽乡村建设,对江南水乡有深刻印象。“这次着重考察水环境和其中的变化原因。”他说,河北跟浙江一样水资源紧张,希望把“浙江经验”带回去,更好地贯彻实施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绝不把污泥浊水带入全面小康,不只是浙江,也是全国人民的美好期盼。”陈国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