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浙江电力于2016年年初启动“互联网+电力物资”行动计划,以实现资产全寿命管理为中心,构建由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支撑的内外贯通的物联网,打造“互联网+电力物资”的智慧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物资供应的协同运作能力、集中管控能力、优化配置能力、快速响应能力和专业管理能力。
物资质量监督管理平台
给物资供应注入互联网基因
4月7日一早,一批从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温州中心库调出准备发往永嘉县供电公司用于配变台区升级改造的配变,在启运前被紧急叫停。原来,温州供电公司收到省公司物资质量监督辅助决策管理平台预警通知,告知近期同批次设备在常规抽检中发现绝缘疑似家族性缺陷,要求该批次设备全部封存复检。
温州供电公司物资质量监督主管孙坚说,2015年,温州中心库向所辖区域集中配送物资金额5267万元,涉及项目327个,物资配送准时、完整率100%,质量合格率100%。“准时出库只是保障电力物资供应的一环,如何实现准时、完整、保质供应需要信息化手段的支撑。”
国网浙江电力搭建物资质量监督辅助决策管理平台,利用“互联网+”的科技手段全方位把控物资供应,加强对各设备企业的监督、评价,从源头上把控了物资供应的质量。
国网浙江电力物资质量监督辅助决策管理平台2015年7月投入运营,实现了监造质量问题管理、抽检质量问题管理、安装调试质量问题管理、供应生产进度管理、运行质量问题管理、质量总体分析及预警管理等物力管理功能的集中呈现与操作。该平台通过信息平台整合业务数据,建立分析模型,对业务数据进行全过程节点监控,建立预警、管控体系,通过过程、结果和数据管理,规范质量监督过程作业,标准化流程。
“以往,电力物资的质量监督、供应商管理都是在线下进行信息记录。”浙江电力物资分公司总经理王晓建表示,一个省公司涉及的设备供应企业有上万家,管理上是个难题。质量监督管理辅助决策信息系统提高了质量监督的信息化水平,为物资信息贯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信息化的新技术拓展了精益管理的空间。现在,工作人员通过一个简单的界面就可以集成管理供应商的生产进度、设备质量等,并能借助大数据分析历史业务数据信息,给质量监督管理提供决策支持,依托现代化信息系统实现全面的质监管控,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机制。
智能的系统配合完备的管理举措才能事半功倍。国网浙江电力物资部主任吴锦华表示,该公司把质量监督辅助决策管理平台中发现的问题反馈到实际工作,针对性地加强监造、完善抽检、夯实关键点见证、建立供应商资质能力核实常态机制、规范供应商绩效评价、严肃供应商不良行为处理,形成了对物资供应的全流程闭环管理。
通过信息化手段的完善,国网浙江电力建立了全面覆盖、约束有力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物资质量管控在批次、品类、供应商三个维度全面覆盖,实现设备全寿命周期的质量动态监控,关键设备驻厂监造和产品抽检覆盖率达到100%,设备全寿命周期质量信息采集率、应用率100%。
“互联网+电力物资”行动计划
全面升级物资管理水平
作为先行试点的应用成果,物资质量监督辅助决策管理平台只是国网浙江电力“互联网+电力物资”行动计划中的一个支脉。
国网浙江电力实施的“互联网+电力物资”行动计划采用大云物移技术,构建由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支撑的物联网,打造“互联网+电力物资”的智慧模式,提升物资整体管理水平。
“互联网+电力物资”是一种“数据共融型”电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控机制。它融合互联网思维,以物联网为核心,以移动互联技术为纽带,将经过大数据预测、云存储与运算的处理信息运用至端到端供应链体系中,打通物资需求、采购、供应、质量检测与建设、运行、检修等专业环节,提升物资供应效率,保证物资供应质量,改善供应商服务体验。吴锦华说,今年国网浙江电力将依托“互联网+电力物资”行动计划,全力打造一个前端应用便捷、后端高度协同的物资服务链,推动各专业无缝衔接,推进物资管控实现科学决策和协同优化。
3月8日,浙江电力物资分公司主持的“通过运用信息通讯新技术提升物资全供应链管理”等三个信息化项目通过审核并进入实施阶段,标志着“互联网+电力物资”行动计划步入快车道。
“通过运用‘互联网+’等新技术,可以将物资‘唯一码’贯穿供应链始终,建立统一的物资编码规则,为物资全寿命周期管理提供数据支撑。”浙江电力物资分公司专职郑思佳对未来的物资智能化管理信心满满。她说,她所在的团队还将建设满足大数据技术标准的基础数据中心,基于云平台完善物资业务应用系统,实现物资供应链数据统一管理,使物资统购统配、供应商服务等应用实现移动互联、信息互通,做到物资全供应链过程可控。
同时,“互联网+电力物资”项目还将实现物联网技术与无线移动应用在业务端的部署,以物联网为基础,以二维码、无线射频技术为引线,将物联网技术融入物资供应链管理全流程,实现信息资源智能分析和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