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燃煤发电量减少 能源转型谁都不能独善其身

2016-04-07    来源:煤化工网
0
[ 导读 ]:不管承不承认、愿不愿意,能源转型已经到来。2015年中国煤炭消费减少了2亿吨,中国煤炭消费是否达到峰值成为能源战略专家们关注的要点。巴黎气

不管承不承认、愿不愿意,能源转型已经到来。2015年中国煤炭消费减少了2亿吨,中国煤炭消费是否达到峰值成为能源战略专家们关注的要点。巴黎气候大会让人类迈进了史无前例的时代。与此同时,能源结构也必须调整。中国要变,如何变,是自己革新与人共舞,还是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所有行业都不得不做出选择。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气候大会开幕式上谈到,巴黎协议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作为全球治理的一个重要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合作是一面镜子,给我们思考和探索未来全球治理模式、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带来宝贵启示。

巴黎协定是推动全球发展转型的重要文件。该协定提出了3个目标:

一是在本世纪末力争把全球温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为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而努力;

二是努力争取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早日达峰;

三是在本世纪下半叶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要与大自然的吸收相平衡。

实现这3个目标,就是要求全球开始增长方式、能源系统和消费模式的低碳转型。所有的企业,所有的国家,都将自觉不自觉被转型趋势所左右,谁都不会独善其身。尽管国内对转型这个问题还有极大认识上的差异,但是转型已经在我们的身边发生。国内新能源企业很着急,传统能源也很着急,大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博弈、讨论、争辩。但是无论怎么样,能源转型的潮流,已经裹挟着大家一起往前走。

人们都喜欢用数据说话。我们就用数据来说明转型已经在我们身边悄悄发生。2015年,全国发电量减少0.2%,这意味着发电量不仅没有增加,还减少了大约100多亿度。但是太阳能发电增加了200亿度、风电400多亿度、水电700多亿度、核电300多亿度,总共增加了接近1700多亿度。扣除减少的100多亿度,其他的还要减少1800亿度才对得上。那么是哪种能源减掉了呢,当然是燃煤发电。

2015年煤电减少了1800亿度,而此前燃煤发电为4万亿度,减少了将近4.5%,煤炭消费量也净减少2亿吨。这是中国的能源转型。虽然这一结果仍不尽如人意,但是转型已经开始。对中国来说,对中国企业来说,对全球企业来说,大家都在转型,这是不争的事实。

现在国家在做“十三五”规划。大家都在讨论一个问题:怎么在“十三五”中体现有质量的增长?国家有“两个百年”目标,即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和本世纪中叶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也就是2020年GDP较2010年GDP再翻一翻,到2050年人均GDP实现3-4万美元,即到2020和2050年中国的GDP分别增长2倍和6~8倍。那么我国什么样的消费品还能涨2倍甚至6~8倍?显然,量的增长已经解决不了发展的瓶颈问题,只能从质量方面来想办法。这就是供给侧改革的思维。

大家可能会问,怎么才能完成质的改变?以法国为例,法国如何计算GDP无从得知,但是早在20多年前,一个法国朋友曾将GDP诠释为一种生活方式:当你下午坐在寂静漂亮的窗前喝下午茶的时候,你希望看到窗外是蓝天白云,而不是雾霾,这就是环境质量。当你穿着笔挺的西装打着漂亮的领带,你就不愿意坐在布满灰尘的沙发上,这就是生活质量,也就是法国人眼中的GDP。

换言之,中国发展从量到质的转变也应该是全方位的。对于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在他的履新讲话中体现出来:“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怎么才能体现有质量的增长?可以打一个形象的比喻:现在国内每年生产3000万辆汽车,大约2000万辆是“奥拓”档次的。2050年的时候,相信国内不可能一个人开8辆“奥拓”,但是却可以一个人坐一辆“奥迪”,这就是质变。当我们每年生产和消费2000万辆“奥迪”的时候,那么整个中国的汽车工业就不一样,整个国家和人民的消费水平就不一样,全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也就不一样了。这就是通过供给侧改革实现有质量的消费和有质量的增长,通过有质量的消费拉动有质量的增长。

现在国内正在推出这样一种“共享”的理念,需要企业家们慢慢消化和理解,那就是国内企业的国际化问题。我们经常看到类似这样的故事:杜邦和陶氏合并了,GE合并了阿尔斯通,西门子正在与歌美飒合并,我们的企业为什么不能通过合并与并购实现国际化,为中国乃至为全球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比如北控集团与苏伊士集团从水务到燃气都有全方位的合作,两家为什么不能合并,为什么不能实现“共享”?中广核与法国电力有长期的合作,并且打算联手为英国提供电力服务,两家为什么不能实现合并和“共享”?如果实现了这样的合并和“共享”,不仅可以为中国、法国提供服务,还可以延伸到欧洲、美洲,乃至非洲。

所以我们不要仅仅提“走出去”,而是要有更远的设想,为什么不这么想呢?我们甚至完全可以这样做。中国企业需要“走出去”,更需要“国际化”,需要与国际社会实现“共享”。实现这样的“共享”,需要在文化与观念上改变点什么,在技术和产品服务上改变点什么。

比尔-盖茨等企业家们经常说一些理想,做一些事情来改变世界,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们也要尝试提出一些改变世界的想法,做出一些改变世界的行动。

当然,发展的转型,包括增长方式、能源系统和消费模式的转型,都需要政府的推动。但是政府只是搭台子,创造一个环境,真正实现发展转型还要靠企业家的力量和全民的行动。巴黎大会之所以成功,靠的是科学家的判断、政治家的决策、企业家的力量和全社会的行动。

《巴黎协定》已经达成,现在需要企业家的力量来推动。全社会的行动也有赖于企业家的引领,因为企业家给社会提供了产品和服务,享受企业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过程,就是在改变世界。企业以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向社会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就意味什么样的发展模式、能源系统和生活方式。

(作者为国家发改委气候战略中心主任)

 
关键词: 节能减排 能源利用
0
 
[ 皇家线上官网(中国)有限公司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