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乌鲁木齐市统计局统计公报数据,2015年乌鲁木齐市生活垃圾清运量138.55万吨,增长1.7%。这意味着,乌鲁木齐市市民平均每人每年制造390公斤垃圾,平均每天制造1公斤多垃圾。
因为垃圾处于城市生活流程的末端,所以,一般市民对垃圾增量和处理垃圾的重视程度不够。然而,我们一旦审视每年递增的垃圾量,审视垃圾给我们的绿色生活和绿色发展带来的实际困扰,就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方式,主要是如何看待垃圾增量。
希望拥有绿色发展,渴望享受绿色生活,首先要转变我们的生活生产方式。
日常有个词叫“扔垃圾”,觉得垃圾太多了没用了,要丢弃。其次,一个“扔”字,表现出习惯和素养的真相,最好的表现也仅是扔到垃圾箱。“随手扔”,表现出对垃圾“分类收集”的漠视和怠惰,对“再利用再回收”的轻视和乏力。因为“扔垃圾”,国内不少城市的垃圾可以围城,不少河流成为垃圾的游泳池。
改变对垃圾的态度,首先要理性看待“制造垃圾”的狂飙突进。据世界银行的报告,2004年中国固体废弃物年产1.9亿吨,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的垃圾生产大国。据2012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统计,全国的生活垃圾总量已增至2.39亿吨。我国也是世界第一大电子垃圾产生国,到2031年,我国主要家电产品报废量将达到5.16亿台,计1300万吨。仅仅在2014年,我国就淘汰了4亿部手机。这些垃圾“产量”,恰恰和我们社会高度消费的生活实践与习惯相关。
那么,我们可以不制造垃圾吗?当然不可以。但我们可以不“这样”制造垃圾。首先要“减量”。放慢制造垃圾的节奏,放缓制造垃圾的冲动,控制制造垃圾的狂热,即便生活消费和生活消耗是绝对必要的,那我们首先也应想到“节制”和“环保”。节制不是不消费,不是不制造垃圾,而是想一想环境的承载量,想一想垃圾的去向。“减缓垃圾增速”,对于每个公民而言,其实非常简单,一是不浪费,二是简约生活。
改变对垃圾的态度,更重要的是不乱“扔垃圾”,改变“扔”的弊端,加强“利用”和“循环利用”。我们知道,垃圾分类收集在当下中国社会可谓遇到文化习惯养成和生活方式转变的“瓶颈”,遇到相应社会机制保障和激励的“短板”。《人民日报》曾报道,自2000年6月以来,北京、上海、南京等8个城市推行垃圾分类收集试点,效果并不明显。分类收集垃圾是垃圾再利用的第一步,是循环使用意识的先行,更是环保意识的先试。分类收集垃圾之难,体现出环保文化上共识不足,环保机制上软肋太多。
所以,当我们说,社会在进步,生活在积极向绿色生活靠拢的时候,要看生活流程的“下游”是否有堵塞,可循环可持续的图谱是否在生活中完成。这些进步和改变,当然需要依靠政府的建章立制,但核心是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对“生活垃圾的态度”。“垃圾减量和利用”,是每个公民可以做到的,毕竟大家都不希望绿色生活只是空中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