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江风益:中国硅基发光之父

2016-03-14    来源:|
0
[ 导读 ]: 从1987年开始学习发光学,到2016年凭借硅衬底LED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江风益默默耕耘了半辈子才厚积薄发。即使 如此,他日前在接
     从1987年开始学习发光学,到2016年凭借“硅衬底LED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江风益默默耕耘了半辈子才厚积薄发。即使 如此,他日前在接受上证报专访时仍谦虚地表示,硅衬底LED还处于婴儿期,自己还将继续追寻“发光”的路并一直走下去,希望研究团队尽早实现无需荧光粉的 100%LED照明。

硅衬底LED项目是否有望冲击国际大奖?对此问题,江风益回答得很纯粹,“我们搞科研从来不曾以获奖为目的,搞科研就是要踏踏实实做出服务人类、改善民生的技术成果,推动社会进步。”

邂逅“发光”

“让您大老远来一趟,真是辛苦了。”记者如约来到南昌大学材料研究所,江风益已经等候在一楼大厅。入座后记者环顾江的办公室,半旧的办公桌、两张简单的木质沙发椅,这就是大皇家线上官网(中国)有限公司长的办公室?不过,陋室亦有不凡之物——一只功能强大的日光灯。

“江 老师您这灯挺不错啊。”记者忍不住赞道。江风益笑道,“你适合做记者啊,这灯就是咱们工程中心用硅基发光技术做的呀,一根顶3-4根传统的日光灯, 而且光线均匀、品质好;不仅我的办公室,研究所和工程中心都是用这灯。”话题就此展开,江风益的思绪也飘到他邂逅“发光”的那些岁月。

1963 年,在江西余干的一个农家小院里,江风益呱呱落地。江风益自小聪慧好学,性格沉静。1980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吉林大学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 业,成为该村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他放弃了到北京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了回到出生的那片红土地,在江西工业大学(该校后与江西大学合并为南昌大学)任教, 并在1987年考取了中科院长春物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攻读发光学专业。

“当时国内发光专业有两个地方,一个是中科院长春物 理研究所,一个是中国科技大学,发光研究人员很少。”江风益回忆道,硕士毕业后,面对读博、留长春物 理所、回到江西工业大学的抉择,江风益再次选择回到故乡、回到江西工业大学。“我没有什么野心,在大学从事教学工作,再做做研究,我就觉得很满足啦。”

就 这样,江风益于1990年再次回到江西工业大学,开始了他的“发光”事业。1993年,在江风益提议下,南昌大学(此时江西工业大学已并入南昌大学) 贷款60万元筹建了材料科学研究所,江风益开始了发光领域的基础研究,并在1995年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1年,经科技部批准,南昌大学组建了 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其实真正的技术研发工作是从1997年开始的,在当时的江西省高科技协调会上我校提出做 蓝光材料,最终省委省政府拍板给南昌大学240万的资助开展这 项研究。”江风益说起最初的资金来源,其中20万是科技厅资助、20万是发改委拨款,其余的200万是南昌大学向省财政的借款。有了经费支持,江风益着手 研发工作,开始跟踪蓝宝石衬底GaN蓝光LED技术。

砥砺前行

事非经过不知难。

“说艰苦创业一点也不为过,当时的条件连小米加步枪都不能算吧,资料匮乏、设备简陋、团队主要成员调离、各种质疑,还好坚持了下来,也算做出了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回忆曾经的艰难困苦,江风益依然面带微笑、语气淡然。

“最 初的研究只是跟踪蓝宝石衬底,但也很困难,可参考的资料很少,也不清楚日本人用的是什么设备、工艺,没有钱也买不到合适的设备就自己动手组装。”江 风益回忆道,“举个例子,设备最核心的是反应管,当时日本人的论文显示他们采用双气流反应管,但我们完全不知道怎么制造这个设备,不知道设备结构和生长工 艺嘛,就凭自己的理解,用最简单的反应管来进行探索实验。”自己动手组装设备的传统保留到了现在,直到今天,工程中心的很多设备还是自己研发组装的。

经 费匮乏、研究工作进展不理想和各种质疑,都有可能成为压垮这个项目的最后稻草。“当时我们团队人非常少,只有3、5人,研究的过程漫长而痛苦,在最后 的关键阶段主要成员却因家庭原因而离开。就是这时候,有专家跟江西省政府建议不要再支持这个项目,他认为我们水平不行,根本做不出来。其实这个专家不是研 究发光的,也可能只是一个无心的建议,但这差点扼杀了我的整个研究生涯。”为了坚持这个项目,江风益当时就辞去了副院长的职务,全力扎到实验室。最终,这 个蓝光项目以紫光研究成果通过了863专家验收。

跟踪蓝宝石3年多后,深圳一家企业找到江风益团队合作开发蓝光LED。有了企业的资金支持,产品很快做到市场准入水平。鉴于成果超出合同要求,该企业主动将技术转让价款从400万提升至450万。

做 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江风益成功的性格因素。跟上述企业合作结束后,江风益再次回到皇家线上官网(中国)有限公司,回到实验室,并在多方尝试后将目光锁定在硅衬底LED。“跟企 业的合作让我受益良多,那时候,从技术发展、产品定位、产业化上都有了一些不同的想法,想做一些更新的东西。”江风益说,“从2002年起,我就开始尝试 做新的发光材料,最早尝试的是氧化锌材料,但在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后,鉴于其P型氧化锌和发光层结构的难以形成、材料稳定性不高,我认为这个材料不太适 合做发光器件,秉承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性格,就果断转向了硅基氮化镓。”

5000次试验

在追踪蓝宝石衬底技术7年后,江风益于2003年将目光对准了硅衬底LED技术。

彼时,蓝宝石衬底和碳化硅衬底已经把持了LED全行业市场。“蓝宝石和碳化硅核心专利全在日美等国手里,如果我国LED产业仍沿着这两条技术路线发展,势必会因技术壁垒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产业难以可持续发展。”江风益表示。

此 时,硅衬底LED已被绝大多数国内外同行判处“死刑”。鉴于蓝宝石衬底和碳化硅衬底各自的不足,在硅衬底上制备高光效GaN基LED成为学界梦寐以求 的目标;但是由于硅和氮化镓巨大的晶格失配和热失配导致外延膜龟裂、晶体质量差,衬底的不透光导致出光率较低等问题长期不能解决,硅衬底LED逐渐被学界 认为是无法完成的工作。

“当时也知道这是个世界难题,研究难度很大,但研究实践下来,我们觉得还是有希望的。”江风益对自己 的研究团队称赞有加,“我的博士生在实验做到第六次 时就已经激发出那么一点点蓝光,虽然很微弱,但已经让我们很兴奋,发出蓝光就有戏嘛。”江风益清楚记得那天是2003年12月28日。在次日的年终总结表 彰大会上,江风益授予这个博士生“工程中心自然科学三等奖”。

南昌大学对该项研究的鼎力支持也让江风益更有信心,彼时皇家线上官网(中国)有限公司从教育部给予的4500万的“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款中拿出1945万扶持硅衬底LED研究。

江风益采用的是硅基图形化技术,把整个衬底平面分割刻成一个个“芯片大小的方块”,每个方块之间外延材料互不相连,大大减少了热失配产生的张应力,外延膜就不会因为变形而产生龟裂。

最终,实验室的那一点幽弱蓝光形成了星火,开始了燎原之势,这项技术成功了,并量产了一些小功率的器件。

但 这其中的艰辛也许只有身处其中才能体会。从设计到实验、到中试、再到小规模量产,江风益的团队进行了5000多次试验;2004年,江风益团队开发出硅衬 底GaN基LED材料与器件技术,2005年完成了实验室样品,2006年依托硅衬底LED技术成立晶能光电,2007年中试成功,2008年开始小批量 试生产,2009年实现硅衬底小功率LED芯片量产。

2016年1月8日,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 举行,江西省推荐的“硅衬底LED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江风益作为项 目第一完成人代表团队上台接受了颁奖。对此殊荣,江风益表示,这是整个团队60多人的集体贡献,感谢科技部、工信部、江西省政府、南昌市政府、南昌高新区 和南昌大学等各方的大力支持。

“从1987年我到中科院长春物理研究所攻读发光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算起,我在这个领域已经29 个年头了,回顾科研工作经历,可以用井冈山24字精神概述 之: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创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江风益总结科研半生,颇为感慨。采访过程中,江风益多次提到要感谢各级政府的支持和 团队的坚持,“做科研要吃得了苦、吃得了亏,还要脸皮厚,不要太在乎别人看法,坚持自己。”当记者问及硅衬底LED项目是否有望冲击国际大奖时,江风益表 示“搞科研从来不曾以获奖为目的,搞科研就是要踏踏实实做出服务人类、改善民生的技术成果,推动社会进步。”

而谈及LED产 业和个人后续发展,江风益再一次强调团队和有所为有所不为,“从技术角度看LED还处于婴儿期,谁能突破技术瓶颈,实现100%LED照明,谁就能引导下 一代半导体照明技术;而氮化镓材料在功率器件方面更具有广阔的前景。我还是继续有所为有所不为,专注发光吧,希望研究团队在不远的将来实现无需荧光粉的 100%LED照明。”

 
 
[ 皇家线上官网(中国)有限公司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