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艘满载17万吨铁矿石的澳大利亚籍货船,在浙江宁波舟山港卸掉8万余吨货物后,沿着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将剩余货物运至江苏张家港港。大型轮船从海进江,几年前还无法做到的事情,如今在江苏成为现实。
近年来,长江南京以下船舶“大进大出、快进快出”成为常态,江苏沿江和沿海港口组成的国际海港区,已实现“江海一体化”发展,并作为上海组合港的北翼,在区域经济中发挥出愈发重要的作用。
沿江港口海港化建设
原交通部2004年发布的《关于发布港口深水岸线标准的公告》《关于发布全国主要港口名录的公告》以及2006年发布的《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中,均提出将长江南京大桥以下港口按沿海港口进行管理。在此之后特别是“十二五”期,江苏沿江港口的“海港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截至2015年年底,江苏沿江沿海共有亿吨级大港8个、万吨级以上海轮泊位619个,港口综合通过能力达12.9亿吨,2015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7.9亿吨,相关指标均居全国第一。其中,国际海港区的货物吞吐量约占整个长江流域货物量的70%,约占长三角上海组合港货物量的47%;苏州港已成为世界第五大港口。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通航环境的优化。依托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设,从长江口到南京长江大桥总长430余公里的深水航道满足了目前国际上主力运输船舶的通航条件,江苏的江海联运发展有了实质性进展。目前,5万吨级海轮可全天候直达南通,10万至17万吨级海轮可乘潮减载直达南通、张家港,7万吨级海轮减载可直达南京。
今年下半年,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将初通至南京。届时,5万吨级海轮可全天候直达南京,10万吨级海轮可乘潮减载直达南京,长江南京以下航道的通航能力将提升50%。江苏国际海港区将具备和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同样的通航条件,仅此每年可为全省沿江企业节省物流成本达30亿元。
服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目前,江苏国际海港区内集中了省内90%以上的冶金、石化、造船企业,一半以上的水泥、造纸、电力企业,一大半的国家级开发园区;承担了区域内90%以上的能源和外贸物资运输,以及江苏省八成以上物流运输量,形成了以煤炭、原油、矿石、集装箱为重点的主要货类运输系统布局,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大宗物资、集装箱运输及外贸物资一程直达和江海联运的重要载体。
江苏沿江海港吞吐量中,还有约20%是服务长江中上游转运业务,承担着中上游地区大型企业所需的70%以上的海进江煤炭、80%以上的外贸铁矿石中转任务,是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重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