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我国半数以上的江河流域水质已丧失安全饮用与灌溉功能,饮用水源地水质有些指标普遍超标,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工业大学教授杨亚达等23名代表在今年两会上建议,建立我国江河流域主要地段水质状况公布制度。
代表们在建议中提到,现如今我国江河流域水质状况令人堪忧,绝大多数河流已经遭受到程度不同的水污染侵害,我国长江在内的七大水系无一幸免,四大淡水湖无一不受“水安全问题”缠身。
建议认为,自“九五”以来,国家开展了大规模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部分水域已实现或接近实现污染防治目标,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水环境问题比较复杂,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解决水环境问题需要经过一个缓慢的过程,尤其是重点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进展还比较缓慢。
“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江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仍会面临严峻挑战,需要政府高度重视和积极作为、社会各界共同参与。”
杨亚达等代表表示,要加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进展,前提是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建立定期向社会公布的制度,以公开透明、客观准确的信息发布来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质疑,以便客观反映江河流域水质状况的真实情况和有效地控制水质污染。
当前江河流域各地虽都有开展污染状况的监测和公告工作,但往往以行政区划的自我管辖治理为主,所使用的指标体系复杂多样且尚未实现全国统一,同时水质状况信息公布时也容易受到来自于其他相关部门“自我保护主义”的阻碍,因此社会公众无法对水质状况有一个最直观的认识。
杨亚达等23名代表认为,现阶段建立全国统一的江河流域水质状况公布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杨亚达等人建议,将“我国江河流域主要地段水质状况公布制度”纳入水环境监管、治理体系中。建立统一完善的江河流域水质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可参照空气污染物PM2.5的监测办法,形成准确、更新及时的江河流域水质定期监测模式。将江河流域水质状况的监测评价和信息公布常态化,开放有效的水质状况信息披露渠道,鼓励公众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