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全国两会上,每一个涉及国家前进重大方向的话题,无不与创新驱动息息相关。
作为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安徽拥有自己的“创新基因”。对于创新发展,来自安徽的全国政协委员们又提出了哪些真知灼见?
1机器人: 大型国企优先使用“中国造”
面对人才的紧缺与人力成本的上升,工业机器人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新“员工”,大量的机器人活跃在生产一线,搬运、焊接甚至为病人做手术。
“根据统计,我国正在服役的机器人已占全球总量的9%左右,2015年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将达7万台,同比增长36.6%。”但是,工业机器人却也面临着一些瓶颈。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万宝年说:“我国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自主性仍然较低。长期以来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被国外品牌占据,据初步统计,2015年国内企业在我国销售工业机器人总量超过2.2万台,外资企业在华销售工业机器人总量约4.8万台。”
其中,万宝年重点强调了工业机器人制造中的创新困境。“目前我国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创新能力薄弱。我国在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如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等方面比较薄弱,国外大公司卖的减速器成本不到国内三分之一,这些核心零部件占机器人产值的72%,国内做的只占其产值的22%,甚至导致国内企业做的机器人比买的机器人还要贵。”
“作为大型国有企业有责任也有义务优先使用国产机器人,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万宝年建议,国家制定出台国有企业优先应用国产机器人的相关政策。针对广大中小企业的实际应用要求,扩展机器人的产业应用范围。
在研发和推广应用上,万宝年表示应当把国产机器人放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加大研发力度,攻克关键技术。加大对重点企业的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等方面研发支持力度,特别是基础性研究方面要提供资金上的保障,定向支持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研究。
“建议通过政策引导我国机器人本体企业进行整合、兼并,集聚资源重点扶持几家国产机器人本体企业加快发展。”在行业标准上,万宝年也建议由国家牵头研究制定机器人产业准入标准,规范引导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
2 工业新产品: 加大补助力度
“当前工业经济出现的问题,看似是需求不足,本质上是供需关系错配导致的。高端产品缺失、低端产品过剩,新产品、高品质产品供给不足,没有及时跟上国内中等收入群体迅速扩大的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李卫华认为加快企业技术升级改造,是改善供给和扩大需求的重要举措,既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大计。
李卫华建议,目前应当适当放宽现行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认定条件,扩充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使政策优惠更多向中小企业倾斜。
同时,对于新产品补助上,力度需要更大,支持工业企业走“精品化”路线。“建议对经国家或者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产品和工业新产品、工业精品,从认定之日起所缴纳增值税新增部分的省、市留成部分,3年内全额奖励企业。”
“希望国家在五年内将全国现有规模以上企业技术改造一遍,扩大技改专项资金规模,加大对重点领域技术升级改造、工业强基等技术改造项目的支持力度。对企业投资符合国家鼓励类发展的技术改造项目,项目完工后三年内,对企业新增税收部分,国家、省、市财政按比例进行奖补。”李卫华表示。
3 文化产业: 开展股权激励
“我国文化产业虽然发展较快,成绩颇多,但是存在一系列困难和问题,诸如文化体制深层改革瓶颈难以突破,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支撑不力。”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李修松对于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与建议。
“现在我们有大量文化资源不能有效转化为产业资源。究其根本,在于创新不够,应该从过去的注重速度与规模向追求质量和效益转变。”李修松建议,在国有重点文化企业开展股权期权激励、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等,调动广大员工积极性,激发创造力。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创新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打造文化产权交易平台,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营造良好法制环境。
而对于创新驱动这个关键,李修松认为各地应该利用自己的优势、特色文化资源,发展创意文化产业,并与设计服务相融合,围绕市场需求,推进自主创新,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并且,在各地构建具有相应科技条件的文化创意创新平台。
不仅如此,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不仅仅要利用文化本身的力量,也要抓住科技的杠杆。“依托云计算、大数据、新型影视、自动化技术、智能科技、语音技术、3D打印等科研成果,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
人才方面,更应该摆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位置。“抓紧改变文化人不懂科技,科技工作者缺乏文化的‘两张皮’现象,打造一批文化科技创新团队和一系列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平台,发挥科技在文化产业园区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努力发展文化科技产业。” 李修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