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一直都是政策的“宠儿”,但新年首月骗补黑幕的揭露给火热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来了一次当头棒喝,就在市场担心政策开始转向时,国常会的五大支持措施再次证明了什么才是真爱;同时,骗补风波也丝毫没有阻挡地方两会聚焦的热情,据此推测,新能源汽车或将成为全国两会的重要议题。
那么,为何政府对新能源汽车钟爱有加?骗补风波后,新的扶持政策又将出现哪些变化?在能源互联网下,新能源汽车又将迎来怎样的发展机遇?
繁荣背后的隐忧
2015年是新能源汽车推广的“爆发年”,在中央及地方的政策输血下,新能源汽车迎来产销两旺。但新年首月骗补黑幕的揭露给火爆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泼了一瓢冷水。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政府的补贴,由于补贴政策缺乏完善的监管措施,使得部分企业在巨额补贴的诱惑下钻政策漏洞,大肆骗取补贴,赚取高额利润。
而真正做技术研发的企业要承担巨额研发成本,即使有政府补贴,也难以实现盈亏平衡,由此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同时,“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理容易诱发地方保护主义,不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根除隐忧,既要治标又要治本
(1)治标-实施“补贴退坡”政策
财政部表示2017年-2018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在2016年的基础上下调20%,2019年-2020年下降40%,2020年以后补贴政策退出。长期依赖政府补贴的车企将面临“断奶”。
(2)治本-从政策驱动到政策与市场的双驱动
“断奶”可以打击骗补和寻租行为,但对于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实现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而言,转变发展模式才是治本的关键所在。
业内人士指出,新能源车行业将经历由“政策驱动的市场”向“政策与市场双驱动的市场”发展模式的转变。
在补贴政策退出之后,为了确保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不断档,碳积分交易制度或将接棒。目前财政部正在效仿“加州模式”研究碳积分交易制度,或将采取新能源汽车积分和传统能源汽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挂钩的方式,来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所谓“加州模式”是指销量超过一定数量的企业,新能源汽车的比例必须达到规定要求,否则要接受罚款,或向其他公司购买碳排放积分。在“加州模式”下,“断奶”后的车企仍能依靠市场机制发展,这将有利于新能源汽车长期健康发展。
能源互联网下的新模式
我国新能源汽车虽实现了爆发式增长,但产业发展仍存在诸多短板,如动力电池技术不成熟、电动化和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相对欠缺等。能源互联网的到来为新能源汽车“补短板”提供了新思路。
新模式将从三个层面来促进能源互联网和电动汽车的融合。
首先将电动汽车充电桩纳入储能网络。
其次发展车网协同的智能充放电模式。
最后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运行新模式。
新模式下,充电难、充电时间长等困扰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障碍将被清除,能源互联网与电动汽车的融合必将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新气象!
新常态下,新能源汽车是培育新动能的重要抓手、发展新经济的重要内容,因此骗补黑幕的揭露并没有使新能源汽车失宠,反而倒逼政府由单方面的政策驱动转向政策+市场的双驱动。从“国五条”的推出,到能源互联网和电动汽车的融合,新能源汽车产业必将迎来一片新气象。在两会窗口期,身兼绿色、环保、能源等多重属性的新能源汽车值得高看一线。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以下三方面值得关注:
(1)动力电池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部分之一,但与三星、LG等国际锂电池巨头相比,国内企业在电池性能、能量密度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电池续航里程短成为限制国内新能源汽车推广的一大障碍。“国五条”的第一项就是加快实现动力电池革命性突破,工信部也明确表示要投入5亿元组建动力电池研发平台。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以锂电池为主,因此具备技术优势的锂电池龙头标的值得关注。
(2)充电桩
业内人士指出,充电桩数量不足造成充电不便,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瓶颈。《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明确提出到2020年新增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国五条”再次强调要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再加上地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预计将于本月出台,或引爆新一轮充电桩市场行情。
(3)新能源整车概念
“国五条”提出要扩大城市公交、出租车、环卫、物流等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比例;3月1日多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提出2016年,公共机构配备更新公务用车总量中新能源汽车的比例达到30%以上,到2020年实现新能源汽车广泛应用。政策密集发力和2016年订单的超预期化将使整车厂商大概率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