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二部全球环境竞争力绿皮书《全球环境竞争力报告(2015)》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绿皮书专门开辟了“专题分析报告”,着力对新形势下全球绿色经济融资问题进行了深度分析。
该绿皮书认为,绿色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融资是当前推进经济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挑战之一。发展绿色经济融资是推动全球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有机统一的动力与支撑。绿色投融资的主要方向是绿色工业、能源、建筑、交通、旅游业等行业,有利于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和新型产业绿色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而投融资的“乘数效应”又能切实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发展的福利不断外溢,进一步覆盖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为其创造更多的就业教育机会,帮助当地减少贫困人口,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绿皮书指出,从绿色经济融资总额看,绿色能源投资不断增加。2004年至201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总体保持增长趋势,2004年至2011年,可再生能源投资稳步增加,2012至2013年连续两年有所减少,但在2014年出现回升,达到2702亿美元,实现了近3年来的首次增长。绿色能源投资的不断增加表明了全球对发展绿色经济的高度重视。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和彭博新能源财经的估算,到2020年,全球清洁能源投资需要达到5000亿美元,才能将全球变暖控制在2℃以下。
从绿色经济融资国别结构看,发展中国家地位逐渐凸显。2014年绿色能源投资最大的亮点之一在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的蓬勃发展,发展中国家绿色能源投资达到1313亿美元,与发达国家投资额(1389亿美元)相差不大,其中中国、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智利、墨西哥、肯尼亚、南非和土耳其等发展中国家绿色能源投资都超过10亿美元。在所有发展中国家中,中国对可再生能源投资的贡献最大,中国可再生能源投资从2004年的30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833亿美元,增加将近28倍;在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所占比重从2004年的7%增加到2014年的31%,增加幅度超过20个百分点,一度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最多的国家。同期欧洲可再生能源投资在全球所占比重却在逐渐减少,从2004年的52%减少到2014年的21%。
从绿色经济融资方式看,资产融资仍占主体。从区域来看,2014年,可再生能源资产融资规模最大的是中国,其次是欧洲和美国。中国可再生能源资产融资总额为730亿美元,比2013年增加了23%,且一直保持强劲的增长趋势,投资领域依次为风能、太阳能、小型水力发电、生物质能、垃圾发电和生物燃料。欧洲可再生能源资产融资总额为362亿美元,比2013年增加了15%,其中德国的海上风能项目、英国和法国的光伏发电项目非常具有代表性。美国可再生能源资产融资总额为155亿美元,比2013年下降了25%,这主要是因为美国生产税抵免和风力农场发展激励措施在2013年底被终止了。从行业来看,2014年,风能和太阳能所获得的资产融资额最多。风能融资主要来自于欧洲海上建设,包括7个项目,其中荷兰1个、德国3个、英国3个;在容量上,这7个项目的装机容量达到2.5GW。太阳能的主要品种是光伏发电,2014年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资产融资额为590亿美元,比2013年增长了13%,光伏发电项目数多达21个,遍布在日本、中国、美国、加拿大和法国。2014年太阳热发电技术也获得了37亿美元的资产融资,比2013年增长了68%,但仍低于2011年(167亿美元)。
从绿色经济融资政策看,融资激励措施趋于多样化。为了满足绿色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需求,各国政府部门通过各种途径不断优化绿色经济融资环境,培育新兴绿色产业。从可持续发展当前资金流的渠道和工具可以看到,当前政府在推动绿色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政府政策激励、补助、优惠贷款等工具的采用。绿色经济资金来源主要分为三类:公共资金、私人资金和混合资金,各类资金主要通过发展银行、联合国机构、资本市场等渠道投资于绿色领域。
从绿色经济融资效果看,绿色转型效应日益显现。自2008年以来,美国致力于发展绿色经济,主要通过节能增效、发展新能源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措施,力图在新能源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实现经济复苏。与美国相比,中国所面临的绿色经济发展问题更加严峻,这不仅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也与经济发展结构相关联。好在中国政府也认识到传统粗放型增长模式所面临的缺陷,并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出台各种政策法规来保护环境,实现工业化绿色转型。2004年至2014年中国可再生能源投资数额总体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虽然中国正在积极进行产业调整,控制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发展,但传统高污染行业仍然发展强劲,因此,目前可再生能源投资所产生的增长效应并不显著,未来还需加强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继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绿色经济。
为此,绿皮书课题组提议:发展绿色经济融资,一是要引导私人资金积极参与,拓宽绿色经济融资渠道;二是要创新绿色金融业务,实现融资需求多样化;三是要加强国际绿色发展合作,促进融资便利化;四是完善绿色投融资配套体系,推动绿色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