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我国农村现有6亿常住人口,年产生活垃圾约1.1亿吨,相当于每年堆出200多座百层“垃圾高楼”。
“任性堆放”的垃圾不仅影响美观,甚至危害到村民健康和农村发展。江西省为了破解“垃圾围村”困局,探索推行环境治理“小区式管理”、建立农村长效保洁机制等措施。
江西省南昌县曾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而如今,当地一些村庄却变了一副模样。在塔城乡闹上村,村口的垃圾堆积成山,公共厕所长期没人打扫,周围甚至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村民老王告诉记者,离村口不远就是皇家线上官网(中国)有限公司、卫生所和民房,村民每次来扔垃圾都要捏着鼻子走:
村民老王:人家扔我也扔哦,反正大家都仍在那里,那么多垃圾堆在那里,一下子要清掉也好难呢。
同样,在江西南丰县前江村,由于地理位置比较偏远,村里至今还没有接通自来水。村民们每天洗衣服、洗菜 都要到村口的大水塘集中用水,用过的脏水又直接倒进水塘里,再加上水面上飘着的塑料袋和烂橘子等,使村里唯一的池塘污水横流。
村民白先勇:以前老百姓的橘子没哪个地方倒,就倒在鱼塘旁边,把这个水就污染了。后面看到太脏了,就挖了一块土地把这个鱼塘给盖了。
近年来,农民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村里盖起的小洋楼越来越多,可一些村民的环保意识和卫生习惯却没能跟上盖楼的节奏,“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成了一些地方的普遍现象。大部分农民不懂垃圾分类,农村又没能力进行集中专业处理,这种困局,让江西碧洲镇镇长黄汉华天天心急:
黄汉华:全国2万多个乡镇,真正有能力做垃圾处理的还是很少。江西只有不到10%的村庄开展了集中的垃圾处理工作。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我国农村有6亿常住人口,年产生活垃圾约1.1亿吨,其中有0.7亿吨未作任何处理,相当于每年堆出200多座百层“垃圾高楼”。农村生活垃圾正在严重污染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甚至影响城市的农产品安全和水环境。
“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这句话形象地反映出江西一些农村垃圾处理的现状。乡镇不重视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垃圾桶、垃圾车和垃圾处理厂等基础设施不足,保洁员紧缺且收入低等都是原因。江西井冈山市的许多村庄直到今年才有了垃圾车,污染情况稍见好转。井冈山市宣传部副部长罗辰元:
罗辰元:以前就是在小溪边倒,没有处理,就是焚烧,但是不彻底,现在是统一填埋、统一处理,防止细菌蔓延,我们井冈山最近还出台了文件。
作为“重灾区”,江西永修县安城村近年来积极推行环境治理“小区式管理”,实现了村里的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让村民的生活环境更加干净、健康。安城村村支书余可富:
余可富:我们主要依靠镇里拿一点、村里出一点支付保洁员工资及垃圾清运费用,保洁工作到位,垃圾清运及时,我们村的环境越来越干净了。
而在江西贵溪市,当地投入五百多万元资金推进建立农村长效保洁机制,建成罗河、塘湾、洪塘等多个乡镇垃圾中转站,计划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在县、乡、村、组各级 建立健全城乡环卫一体化生活垃圾治理体制。贵溪市农工部副部长邓智和:
邓智和:下一步我们财政将会对每个村中的保洁员,这一块进行集中,给予一定的补助。建立一种长效机制,农村整体环境会达到干干净净,漂漂亮亮,井然有序。
“重建更要重管”。在配备足够的资金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基础上,改变提升农民的卫生习惯和环保意识成为农村垃圾治理的另一场“攻坚战”。据测算,农民卫生习惯好的话,可以从源头上减少40%的垃圾,并有利于垃圾循环利用“变废为宝”。江西碧洲镇镇长黄汉华认为,与农民的沟通和宣传要实实在在,常抓不懈:
黄汉华:搞农村垃圾工作一定要做到农民的心里面去,形成良性长效机制,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才能把农村垃圾工作做好。
为确保农村垃圾治理不是刮“一阵风”,而是能长期有效的坚持,成为农村新常态,江西新余等地出台了农村垃圾治理考核办法,督促乡镇村领导干部对农村环境卫生进行严格督察。比如,新余市相关部门创新建立了乡镇村主要领导缴纳3000到1000元不等的“风险保证金”制度,凡连续两次在环境考评中排名最后一位的,要相应扣除负责人的保证金。新余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威:
陈威:明确乡镇是主要责任单位,党委书记是主要责任人,村级班子是直接责任单位,村党支部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实行月抽查、季督导、年终考核和现场协调会的工作机制,定期进行督察和通报。
有人说“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优势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治理“垃圾围村”现象不仅是农村所需,也是广大农民所盼。江西多地不断加大对治理农村垃圾的软、硬件投入,引导农民改变不良卫生习惯,形成上下合力,真正把“水清鱼肥稻谷香”的美丽还给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