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疆乌鲁木齐供电公司摸索输电通道专业管理模式,加强内外管控,建立点控制、线巡视、面防治、体保障的电力设施保护体系,打造了“双控四维”输电线路通道立体防护网,使隐患治理工作由平均30天缩短至平均7天,有效提升了电力设施保护的防控能力。
内联外协科学高效除隐患
2月17日,站在博格达雪峰下前放眼望去,铁塔银线屹立在戈壁深处,越是靠近架设铁塔的山峰,风刮得越大。巡线工刘振军和同事背着5公斤重的工器具,在冰雪覆盖的戈壁巡视110千伏柴菊线。
这片山上涉及到的输电线路就有20余条。对地广人稀的新疆来说,输电线路点多、面广、线长,且大多都在荒郊野外,设备隐患相对分散。加之气候季节变化大,春秋风季的异物,春夏秋季密集施工,这些因素给电力设施隐患防治带来多重困难。
“在日常输电线路巡视、树障清理等工作中,在加强内部管控,构建企业内部联动机制的同时,我们还加强外部管控,构建外部协作机制。”输电运检室计划专责说。强化内部协同,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电力设施保护效率;加强外部合作,打造良好电力设施保护的外部环境,通过建立点控制、线巡视、面防治、体保障的四维电力设施保护体系,乌鲁木齐供电公司全面提升电力设施保护能力,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通过实施以‘双控四维’为手段的电力设施保护模式,及时预防和治理电力设施出现的隐患,实现了隐患全面监控。”乌鲁木齐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主管杨肖辉说,构建“双控四维”输电线路通道立体防护网有效提高了电网供电质量。
差异化管控隐患现场立体治理
乌鲁木齐的冬天严寒漫长,连日来,输电运检人员在零下20摄氏度的天气下,特巡了220千伏矸化线和220千伏乌岗一、二线。他们发现导线下方有大车调运电石渣,这严重违反了《架空输电线路规程》。工作人员立即与大车所属单位矸石电厂负责人沟通,签订“隐患通知单”,要求将电石渣堆放地点远离输电线路,保证大型机械作业过程中与输电线路的安全距离。
现场运维人员谷峰颉说,工作人员先根据对电力设施构成的危险程度对隐患点进行评级,采取相对应的布控;再根据不同电压等级的安全距离要求,以量化的尺度评估隐患点所构成的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以降低风险。
针对隐患治理,乌鲁木齐供电公司结合以往治理经验,以时间为轴线,将隐患点划分为临时性作业类、阶段性作业类和永久性作业类三大类。
电力设施立体防护体系初步建成,以线路责任人为主体、辅以现场值守人员和义务护线员对现场进行管控,同时采用视频监控、红外报警等技术手段,加强安全宣传警示教育,筑牢电力设施立体防护墙。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乌鲁木齐供电公司共计发现576处隐患点,通过对隐患点的分级评定与管控,已知隐患点未发生由于防控不当造成的跳闸。
区段化管理实现线路通道状态管控
一条条输电线路像一条条“大动脉”,给城市源源不断输送血液和动力。有些输电线路走廊地形地貌复杂、极端气象频繁多变。
为了进一步提升电力设施通道管理水平,充分考虑输电线路的特点,乌鲁木齐供电公司以线路通道的社会环境及重要性来确定通道状态,结合季节性重点巡视区段,对输电通道进行评级,为科学确定巡视周期提供依据。
“根据每条输电线路不同的地理布局,我们开展差异化巡视,采取以定期巡视工作为主、特殊巡视为辅的方式展开通道巡视工作。”乌鲁木齐供电公司检修公司输电运检室技术主管姚建说。该公司将通道巡视周期划分为一个月一巡、两个月一巡、三个月一巡、四个月一巡、六个月一巡5个等级,并将区段分配至具体巡视人员,将责任落实到人。在开展定期巡视的同时,还采用特殊巡视和隐患点检查的巡视方式予以补充,解决定期巡视周期长的问题。
此外,乌鲁木齐供电公司还依托输电专业精益化管理标准,在组织管理上建立稳定的通道管理队伍,从项目、监督、评价、考核和培训5个方面加强日常运作管控,从巡视关键点、巡视质量要求、巡视标准、巡视过程控制、装备要求5个方面明确了专业化通道巡视要求,实现输电通道标准化作业模式,使输电通道管理走向专业化、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