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的农历春节一过,意味着国人崭新一年的正式开启。2016年尤为特别,它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能源变革之年。去年10月26日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三五”规划建议》,阐明了党和国家的战略意图,顺应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引人注意的是,近年来“绿色能源”成为一大热词,不由地令人想到了传统电力与绿色电力之间的关系。如果要发展绿色电力,如何协调两种电力体系之间的关系、且赴之实际行动,也是各级政府、机构及企业所需面对的重要工作。
2014、2015年,全社会的用电量均为5.5万亿千瓦时左右,换句话说,用电量几乎没有增长。与之相反的是,我国每年的新增电力装机却持续在1亿千瓦以上,累计装机已达近15亿千瓦之高。
今年2月2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了《2016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该报告指出,从供给侧看,预计全年新增发电装机1亿千瓦左右,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5200万千瓦左右。那么不出意外的话,预计2020年我国的总装机会超过20亿千瓦。
如今,全社会每年的用电量都在5.5万亿千瓦时左右,目前也没有出现电荒等拉闸限电的情况。因而,目前的15亿千瓦总装机已完全可以满足未来几年的电力市场需要,甚至可能会过剩。那么请问,“十三五”期间每年新增的1亿多千瓦装机发电,该去向何方?
更加遗憾的是,我国每年的新增装机中,火电仍然占比过高:2015年,新增火电装机超过6000万千瓦,而光伏、风电、水电各不到2000万千瓦,预计“十三五”期间,火电还将至少增加2亿千瓦装机。
我们在“巴黎气候大会”上有过承诺,我们对过去的能源结构已经无法改变了,为什么我们在“十三五”期间还要建设如此多的火电站?笔者认为,煤电装机过剩已成为我国能源变革的最大阻碍。我们必须立刻行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防止能源“逆替代”现象愈演愈烈。
中国经济正在继续增长,也许有人会说电力建设周期长,等经济发展再建设就来不及了,就会出现电荒和拉闸限电,这一问题其实大家不用担心。首先,我们国家的单位GDP能耗下降很快,2015年GDP增幅为7%,全社会用电量几无增幅。两组数据对比后你可发现,单位GDP的用电量明显下降。我们已经告别了能源粗放利用的时代,未来经济即使快速发展,能源利用效率仍然存在大幅提高的空间。
其次,节能减排目标和生态环境的压力也需要我们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上继续大幅提升,我们已经向全世界承诺了具有挑战性的减排目标,必须立即行动起来,加大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开发力度,确保未来的新增装机以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
煤炭和煤电陷入困境,政府也尤为关心,设法排忧解难,但笔者认为,这一问题不可能使用行政手段解决。煤炭行业红火之时,没有哪一家煤企额外缴税,又有哪家煤企因破坏生态环境而做过反省与自责?在市场经济时代,“去产能”是行业自动实现的,转型也是必须的,当年光伏、风电都出现过著名企业破产的先例,也没有政府相救,救也是救不活的,化石能源退出也是大势所趋,大家都自找出路吧。
那么,试问以太阳能、风能为代表的新能源,能否取代化石能源呢?答案显然是确定的。欧洲地区的西班牙、德国、丹麦等国家间隙式的可再生能源比例已非常高,众多国家和地区也已承诺在2050年实现100%的清洁能源利用。而电力调度技术也非常成熟,智能电网、电力储能、虚拟发电等创新技术的运用,将确保间歇式能源发电和常规能源一样稳定、方便,我们已经不需要什么“火电打捆光伏、风电”的做法,可再生能源发电取代火力发电的清洁能源时代也将很快到来。
最后,大家会十分关心可再生能源的成本。毋庸置疑,目前的可再生能源价格的确略贵,但成本下降的速度会很快,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的时代已经到来,我们改善生态环境、战胜雾霾的决心已下,我们需要适当提高能源消费价格,加大碳交易的强度,科学计量清洁能源的环境效益,给可再生能源发电一些耐心和时间。
(曹仁贤: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专家津贴,第十二届安徽省人大代表,中国电源学会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