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大学毕业生赵翔宇现在是山东日照市固体废物处理中心垃圾填埋作业队队长。这个而立之年的年轻人多年来将一颗赤子心扎根在垃圾场,“用做蛋糕的心态处理垃圾”,他创新先进技术,使垃圾填埋场高效降低异味、污水、土壤等污染,并且变废为宝,实现场区内能源自给、生态循环,垃圾场摇身一变,成为“生态园”。他把青春献给垃圾处理事业,换来了这座海滨城市的美丽。2015年10月,赵翔宇荣登“中国好人榜”。
赵翔宇说,艰苦的环境我们不干谁干?我们用自己的劳动和牺牲,换来了市区环境的保护,这个工作值。
又是一个四点半,赵翔宇像往常一样早早出门“看山”,赵翔宇的山谷与其他地方不同,既没有山涧小溪,也无娇莺闻风起舞。说是山谷,实则是一方巨型的垃圾填埋坑,如果不是每日几百吨的垃圾运输车到来,这里早已是被城市遗忘的角落。作为日照市区垃圾处理终点站——日照黄山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填埋作业队的队长,这个年仅30岁的年轻人,不经意间已在垃圾处理事业工作近五年。
1.弃文从“武” “高富帅”把人生追求投向垃圾场
赵翔宇一米八的身高,一副黑框眼镜,腼腆温暖的笑容,举止涵养,透着一股暖男的气质。大学时期主攻法律专业,父母做木材生意家境殷实,是典型的“高富帅”代表,根本无法与“垃圾填埋工”的形象连在一起。
2009年大学毕业后,赵翔宇进入日照市固废中心做着文职工作,负责日常的材料和宣传通讯工作,安逸舒适,前途大好。他是个对工作认真的人,他坚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一线体验怎能写出好的材料?隔靴搔痒,纸上谈兵,让他觉得是对工作的懈怠,更是种遗憾。所以潜意识里总觉得好男儿要到艰苦的地方去锤炼下自己,人生才完美。于是,2012年他主动申请要求调到黄山垃圾处理场,从此开启了他“垃圾填埋工”的生活。
正值大好青春,谁的年华不绚丽多彩?当他放弃舒适岗位与垃圾打起交道的时候,周围充满了异样的声音,有嘲讽、有质疑,更有家人深深的担忧。顶着世俗的偏见和背后的指点,他义无反顾地来到了垃圾场。初来乍到,虽然赵翔宇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迎接挑战,但是眼前的场景着实把他惊呆了。荒凉的山谷远离喧嚣,没有往来的车流人流,没有动听的流行音乐,没有温度适宜的环境。只有漠然的山、散发着恶臭闻之欲吐的垃圾、冰冷的作业机械。工作环境极其单调,没有电脑、没有无线、甚至没有办公桌椅,只有一台巨大的推土机嗡嗡作响,接个电话都得爬到山头。生活仿佛一下从现代回到了古代,大风与臭味扑面而来,吐了接着吐、呕完接着呕,寂寞与沮丧也随之而来。现实与理想之间,出现了巨大的鸿沟,晚上睡觉闭上眼睛都是垃圾,就连做梦也是关于垃圾。
赵翔宇也曾有过思想斗争,恰巧女儿的降生,让他觉得自己懂得担当了,该去承担一些什么,努力做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他没有逃避,选择勇敢面对。于是,他把根深扎在这片臭气熏天的垃圾场里。
2.像做蛋糕一样去填埋垃圾 他成为行家里手
“在我心里,是用做蛋糕的心态来填埋垃圾。”谈到工作赵翔宇笑着说。蛋糕和垃圾,一个香喷喷令人垂涎三尺、一个臭烘烘让人作呕,这两者有何可比性?
“做蛋糕只有先做好模子,做出鲜艳多彩、令人赏心悦目的蛋糕来。而填埋垃圾也是,如今市区每天产生的垃圾接近700吨,高峰时甚至超过1300吨。这么多的垃圾必须经过摊铺、压实、消毒灭蝇、覆盖、雨水分流等步骤才能有效处理。”赵翔宇解释说,“也许有的人会质疑,‘垃圾处理嘛,找个坑埋了就是。’事实上,无害化填埋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过程,库底防渗层好比蛋糕托盘,垃圾也要像蛋糕一样在托盘上一层一层地填埋,每层的摊铺厚度、压实密度、作业距离有规范要求,要有计划、有序、有形,保证其堆体稳定,不塌落、不滑移,最后还需要用HDPE膜进行覆盖,保证下雨天雨水不渗透,渗透会严重污染地下水。”
为了做好“蛋糕”,赵翔宇将一本上百页、汇总垃圾处理的规范和标准的书背了下来,针对山谷地形垃圾填埋场具有坡度相对较大,受秋冬季节风影响明显的特点,赵翔宇和他的填埋作业队创造性地使用了“三层放飞散网”设置,有效地防止了易飞散垃圾挂在周边树木上,营造了青葱环翠的绿化环境。
垃圾产生的渗滤液会严重污染地下水、臭气会污染周边环境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大量沼气如果不利用就容易爆炸、怎样用有限的空间填埋最多地垃圾……这些摆在眼前的难题每天都在鞭策着他认用做蛋糕的心态小心翼翼的对待垃圾。他和队友创新应用“土工袋压覆HDPE膜”“山谷型垃圾填埋场雨污分流”等技术,节约了原材料,大大节省了成本,缩短了垃圾处理周期,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经过不懈努力,现在的黄山垃圾场臭味没了、环境美了、垃圾产生的沼气进行发电供场区渗滤液处理利用、渗滤液经处理后成了可以养鱼的清水,在赵翔宇心中垃圾场看起来,比蛋糕还美。
在同事眼中赵翔宇为人朴实,善于钻研,苦活累活抢着干。刚来填埋作业队的时候,他不懂驾车技术,对填埋作业设备也不熟悉,于是每天都提前一个小时上班,摸索车路,熟悉车况。经过一段时间的请教、自学和练习,他的技术得到了全面的提高,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能够独立操作各种填埋作业设备,成为行家里手。场区工作量大,设备一旦故障直接影响进程,为了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赵翔宇挤时间自己研究修理技术。有一天中午,正是垃圾清运车最繁忙的时候,入场的垃圾车辆,一辆接一辆的驶入填埋区,这时,正在填埋作业的推土机突然熄火,坏在垃圾堆里。赵翔宇来不及多想,跳入泥泞的垃圾堆,查找问题。垃圾表面上一层渗沥液正被沼气顶着直往上冒气泡,鞋子瞬间变成了水靴,经过一番检查,发现是在推土机底部的一根油管断裂导致不供油熄火。赶紧找来了一根油管,但是推土机底部与垃圾表面距离较近,垃圾表面上全是一层污水,容不得多想,他顺手拿起了钩子,把车底下的垃圾扒拉出来,就一头扎进了车底,冰凉的污水立刻渗透了他全身,油管换好,点火启动,推土机又开始正常的运行了。像这样的抢险对赵翔宇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3.把爱献给美丽城市 曾被女儿嫌“臭”不让抱
没有到过垃圾处理场的人,不会知道工作环境有多么恶劣,不会体验出那刺鼻的气味如何让人难以忍受。在这里一年之中,对赵翔宇来说,最好过的日子便是5月份。他说:“夏天,成群的苍蝇黑压压地裹满全身,脚下的黑色膜温度达到60度,装载机里没有空调,铁皮车厢在烈日炙烤下能达到50度高温让人目眩。赶上雷雨天气,汗水、雨水、垃圾水夹杂在一起,冲天的臭气令人作呕。冬天,刺骨的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室外的低温也是车辆故障多发季,冰天雪地里,车辆一趴窝,我们就要趴在垃圾上进行设备检修,那种滋味终生难忘。”
记得有年夏天,赵翔宇早上没来得及吃饭,顺手从桌上摸了俩鸡蛋,平时妈妈总会把煮好的鸡蛋放在桌上。半路上妈妈打来电话说早上的鸡蛋是忘了煮的生鸡蛋。到了处理场他把鸡蛋放在覆压膜上,过了一段时间,他尝试着打开,发现鸡蛋早已蒸熟了。就这样合着臭气伴着蚊蝇,赵翔宇解决着自己的一餐又一餐。
在防洪防台风的那些日子,赵翔宇曾连续值了18个夜班,他克服蚊叮虫咬、天气炎热等困难,与同事连续战斗在场区排水防洪第一线。2013年在迎战“麦莎”台风的防洪活动中,他深夜冒着狂风暴雨坚守在现场,和日照固废中心的同事一起,抱沙袋、拿泥板,将膜压住,雨水污水湿透了全身,脚底划破也全然不顾。在这里任何轻微的划伤都可能深度感染,而他的身上,早已伤痕累累。“一到下雨天,也是我们最紧张的时候。人家都往屋内避雨,我们必须冲到现场把覆盖在垃圾上的黑色HDPE膜拉好。因为每增加一立方雨水,我们场就要多花费50元去处理。”正是他和同事的这份坚守,让填埋作业队获得了全国“工人先锋号”、省级“青年文明号”等多项荣誉。
对于每个父亲而言,下班回到家,孩子的一个拥抱、几句问候无疑是一种莫大的欣慰。然而,赵翔宇回到家却躲着女儿。他还记得女儿刚学会走路的时候,每天洗完澡后都渴望去抱一抱她,却被女儿嫌“臭”不让抱。“其实,我是爱干净的人,和垃圾打了一天的交道,不仅身上的味道熏人,也有大量的细菌,打那之后,我回到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澡堂洗澡,多泡会儿。”
赵翔宇心中有爱,想给女儿,却不知不觉中献给了垃圾场,献给了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