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成都市第四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即将建成投运。2018年,成都将有8座大型垃圾焚烧发电厂共同发力,实现全市生活垃圾“零填埋”。
作为缓解城市生活垃圾围城的手段,这几年,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速度在加快,规模也在不断加大。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市、县已累积垃圾焚烧能力约23.3万吨/日。
按照要求,四川省有条件的市(州)都要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逐步替代垃圾填埋方式。目前,全省已有近半数市州建成垃圾焚烧发电厂近20个。
然而,记者了解到,这边尚在规划建设,那边却有部分垃圾焚烧发电厂因“吃不饱”、管理不精细等原因出现了成本倒挂。垃圾焚烧发电厂在“大干快上”的同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2月17日,环保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政府层面,垃圾发电厂建设应做好经济分析,打破行政界限科学规划,合理增加政府补贴;在发电厂自身,则应重视“管理出效益”。
一不小心
垃圾发电就可能收不抵支
“垃圾发电厂如能收集足量垃圾发电,加上政府的垃圾处理费补贴,一般都能实现收支平衡。”环保厅污染防治处相关负责人说。
位于成都青白江的祥福垃圾焚烧发电厂目前运转良好、有盈利。该厂负责人苏志刚17日告诉记者,垃圾发电收入主要来源于上网电价收入和政府补贴。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垃圾焚烧发电可被国家电网全额收购,并享受一度电0.65元的电价补贴。“在技术过硬、管理精细的情况下,一吨垃圾能发电200度左右。”苏志刚说,目前成都市给予垃圾发电厂每吨垃圾45元的垃圾处理补贴,这是政府收取的每户8元垃圾处理费的一部分。“但垃圾发电成本也高。”苏志刚说,国家对垃圾发电厂的环保要求高,垃圾发电的生产用水、用电、药剂等消耗大,环保运行约占总成本的三分之一。“因为运营成本较高,如果收不够垃圾发电不足,或三天两头出故障维修,或污染控制不好被群众举报停产等,一不小心就会严重影响发电收入,甚至成本倒挂。企业必须从精细化管理中要效益。”
打破界限
解决“吃不饱”难题
垃圾发电厂成本倒挂,多因当地收不到足量的垃圾。
环保厅污染防治处副处长杨蓉认为,规划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一定要先做好垃圾产生量和经济合理性分析,应打破行政界限,按区域规划建设垃圾发电厂。目前,成都、德阳、自贡等地已建成比较完善的垃圾发电处理系统,但部分垃圾发电厂还没有“吃饱”,可考虑消化周边城市的垃圾。她建议,相关部门在即将制定的“十三五”垃圾处理规划中,对全省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设规划打破行政界限,多做经济分析,避免企业做赔本生意。
在杨蓉看来,普通垃圾焚烧、医疗废物焚烧可以“二合一”,既避免了重复建设,也可增加现有垃圾焚烧厂的垃圾供应量。她说,医疗垃圾通过高温蒸煮后就成为普通垃圾(不再是危废),可纳入垃圾发电厂焚烧发电。据介绍,目前自贡的医疗垃圾已实现统一集中高温蒸煮,蒸煮后再焚烧,将有效实现垃圾减量。
立法保障
加强对二口恶英的监测能力
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尤以二口恶英毒性最大。记者从省环境监测总站获悉,目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已纳入在线实时监测系统,基本上都能达标排放,但全省二口恶英监测能力尚未形成。
该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对二英监测资质管控较严,目前眉山市有一家社会监测机构已取得监测资格,环保部在重庆设有一家二口恶英监测实验室,省内垃圾发电厂多通过这两家机构开展二口恶英监测。但同时,由于二口恶英监测一般需要检测数个样本,聘请社会机构监测每个样本收费上万元,对垃圾发电厂的成本控制形成挑战。
按照环保专家的观点,焚烧温度超过1000度时,二口恶英就会全部分解。因此,四川省环保部门对垃圾发电厂进行现场巡查时,会抽查炉温是否达到1000度。
“但现场抽查始终不如在线实时监测有力。而要求企业上实时监测设备会增加企业成本,应有法律保障才能强制执行。”杨蓉建议,正在修订的《四川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和《四川省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垃圾焚烧温度的在线监测提出明确要求。
据悉,省环境监测总站计划今年取得二口恶英监测资格,今后将对垃圾发电厂实施监督性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