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针织行业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依然实现了平稳运行。这一年,针织企业对消费端的感知能力逐渐增强,对市场的反应更加迅速,尤其是为了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很多企业都主动扩展了针织品应用范围,使得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可以说,中国针织行业在2015年的表现,并不是某个方面的突出进步,而是行业整体水平的稳步提升。
事件1:中国针织工业协会换届
2015年12月2日,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六届一次理事会在江苏省常州市召开。经选举,杨纪朝当选为中国针织工业协会新一届理事会会长。谈及针织产业发展的状况,杨纪朝说道,近年来针织产业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也面临着提升和转变的问题。比如一些针织出口产品单价下跌,进口产品单价却在上升,对此他表示,今后几年,我国针织行业要在产品创新方面下足功夫,提高品牌意识和创新能力。
记者点评:在2015年,中国纺织行业发展仍受制于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但针织业却能亮点频现,这不仅得益于行业人士的共同努力,更得益于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的有益引导。而新一届领导班子的走马上任,也必将给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思想。
事件2:“春夏”展实现从无到有
中国国际针织博览会办展几年来,展会品牌效应逐渐增强。展会规模由2007年的6000平方米,扩大到2015年的20000平方米;参展企业由2007年的86家,增加到2015年的300多家。
特别是在2015年,为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进一步深化改革,更好地服务纺织企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将旗下的面辅料、服装、针织、纱线四大展会联合展出。中国国际针织博览会作为联合大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15年3月实现了中国国际针织(春夏)博览会从无到有的突破。10月13日,2015中国国际针织(秋冬)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如期举办。
记者点评:中国国际针织博览会从“单枪匹马作战”到融入产业链,充分整合了协会以往举办或支持的针织展及相关展会,集中行业资源,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代表行业最高水平的权威展会。在此,也期待即将在今年3月召开的行业联展上,针织展能带给展商和观众更多的惊喜和不同。
事件3:技能人才培养再上新台阶
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从2011年开始承办行业年度技能竞赛,纬编工、横机工、经编工技能竞赛三年一轮回。在2015年,举办了全国纺织行业“龙星杯”横机工职业技能竞赛,并增加了服装制版师(电脑横机)职业技能竞赛。系列赛事将继续推动技能标准实施,普及先进操作技术和技能管理,推动行业技能水平提升。
记者点评:职业技能竞赛应时举行,对促进行业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近年来行业在国产化装备替代进口设备方面取得的成就,既有装备企业自身不断提升技术水平的功劳,也有技术工人对装备提出各种需求而促进装备企业提升的功劳,在这样的互动当中,我国针织产业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事件4: 科技工作稳中有进
首先是举办全国针织科技大会。为积极促进针织企业结构调整、推动技术进步,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在2015年举办了全国针织科技大会。围绕行业宏观经济形势、针织技术及产品发展趋势、节能环保生产技术、生态文明建设及行业前沿技术热点等展开讨论。
其次是评选中国针织内衣创新贡献奖。从2010年到2015年,共评审出67个中国针织内衣创新贡献奖项目。通过内衣创新贡献奖的设立及评选活动,针织工艺、面料织造及终端产品设计、销售全流程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研发的动力得到不断提升。
记者点评:行业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中国针织工业协会正是着眼于大局,以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发展这一做法,极大地鼓励和推动了针织行业科技水平的提升,而今后,产业发展更将享受科技成果带来的技术红利。
事件5: 继续推动针织产品标准化
目前,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针织品分会的委员有124名,观察员34名。全国体育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运动服装分会有40名委员。五年来,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针织品分会制、修订标准数量63项。
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完善和健全服装类产品标准,规范针织服装生产和产品质量管理,促进服装产品质量的提升。
记者点评:近年来,功能性服装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伴随而来的是产业相关标准的缺失。对此,行业在制定标准过程中以市场和企业生产为导向,在规范市场的同时,引导针织产品未来的发展方向。
事件6:向智慧产业集群发力
目前,国内被授予纺织服装基地、名城、名镇称号的针织产业集群已达40个,占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所授予基地、名城、名镇称号总数的约20%。
2015年召开的第四届中国针织产业集群年会与“中国针织万里行”活动同时举办,使集群年会影响力倍增,为构建智慧型产业集群搭建行业平台,成为协会为集群服务的又一重要抓手。
记者点评:产业集群为当地的经济增长、民生就业、繁荣市场、推进城镇一体化建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近年来,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为培育产业集群发展做出巨大努力,同时,也培养出一批代表产业、带动产业发展的示范性产业集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