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当前供给侧改革的五大重点任务。
供给侧改革的政策实践
供给侧改革是基于供给侧理论体系的具体实践,目的在于扩大经济增长的潜在产出水平。从国外的实践来看,减税和减少政府对经济生产的干预是供给侧改革的典型做法,“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分别是其代表。尽管“里根经济学”被国内部分学者标榜为供给侧改革的政策样本,但其主要措施中仍然有着需求侧管理的影子,如减缓和稳定货币增速、促通胀下滑。
不同于“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的做法。我国在稳定需求侧的基础上,政府推出的众多政策措施都带有广义的供给侧改革含义:如推动国企改革的同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生产活力;放开“二胎”,从数量上增加未来潜在的劳动力投入等等。
我国电力行业供需“错配”问题
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电能,是我国供给体系的重要组成,仍然存在着相对于需求的“错配”问题,主要体现在电源结构、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
在电源结构方面,我国煤电装机占总装机的比重接近60%,由于利用小时数相对较高,煤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二,而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发电量所占比重不到三分之一,难以满足人们对低碳、绿色电力的需求,也不利于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在发达国家,清洁能源逐渐取代煤电成为主要的发电能源,目前OECD国家煤电发电量所占比重已降至三分之一以下。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工业比重下降,服务业比重上升,用电峰谷差逐渐加大,加之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的快速发展,系统调峰需求不断增加,而目前的抽蓄、燃气等调峰电源规模总体较小,难以满足不断增加的系统调峰需求。
在资源利用效率方面,由于电力需求增速不断放缓,而新增装机一直保持较大规模,近年来的发电设备尤其是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不断下降,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因装机增长迅猛,也需要更多外送通道的建设。
电力行业供给侧改革五大任务
总体而言,当前电力行业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优化结构与提升效率,具体应该从以下5个方面着手:
其一,加强电力统一规划。综合考虑资源禀赋、环境空间、电力需求等因素,统一规划电源与电网的发展目标、结构及布局,坚持电源与电网同步设计、建设、投运,避免出现有外送通道无电源、有电源无外送通道的情况。
其二,优化电源结构与布局,调整存量、做好增量。暂缓或减少核准常规煤电项目,尤其要严格控制东北、西北地区煤电项目;加快发展沿海核电,科学规划内陆地区核电建设;积极开发水电,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加快建设抽水蓄能、燃气等调峰电源,提高电力系统调峰电源比重,提升电力系统调峰能力。
其三,加强电网建设,促进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加快榆横—潍坊、酒泉—湖南、锡盟—泰州、上海庙—山东等特高压工程建设;加强各地区主网架和配电网建设,加快推进配网升级改造工程,促进各级电网协调发展。
其四,大力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试点工作,同时加大外送力度;积极探索“三北”地区冬季风电清洁供暖工作,提高风电消纳能力;完善辅助服务补偿机制,通过市场手段,增加传统电源调峰的积极性。
其五,积极开展电能替代,为电力供应拓展新需求。大力推广电锅炉、电窑炉、热泵、冰蓄冷、电炊具、电动汽车、电压力、岸电等电能替代项目;政府应尽快出台电价及财政扶持政策,促进电能替代工作有序高效开展,推动能源消费方式转变与节能减排。
相关链接
美国:扩大对外基础设施投资
二战结束后,欧洲遭受战争重创,倚重欧洲市场的美国出口急剧下降,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1947年,美国时任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经济复兴方案,即“马歇尔计划”。计划实施后,巩固和扩大了美国在欧洲的政治影响,更刺激了美国的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及时消化了美国的过剩产能,为保持战后美国经济繁荣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美欧经济和战略合作打下基础。
【实践经验】美国钢铁行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经济危机对钢铁需求的影响以及西欧和日本钢铁出口对市场的挤占,美国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为应对过剩危机,美国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第一,大量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第二,提升管理效率,通过精简机构,降低成本;第三,环保转型,采用最新的工艺流程以此降低污染,淘汰落后产能。通过这几个措施,美国钢铁行业逐步形成了以几家大型钢铁企业为主导的行业格局。
日本:向海外转移低端过剩产能,提升环境质量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日元持续大幅升值及对外贸易摩擦愈演愈烈,日本积极向海外投资,取得了良好效果。主要包括:主动让日元大幅升值,从而提高国内投资成本、降低海外投资成本,倒逼低端产业向海外转移;提高环保标准,倒逼高耗能、高污染的低端产业向海外转移或被淘汰。
【实践经验】日本水泥行业。1990年日本水泥产量达8628万吨,产能严重过剩。日本采取了两个措施:第一,依托市场竞争,淘汰过剩产能。第二,水泥转型,向环保发展,通过垃圾焚烧提供水泥生产能源。通过以上两个手段,日本小的水泥企业在竞争中不断被淘汰,最后诞生了日本的三大水泥巨头公司,而环保转型,也让日本的水泥生产成本不断降低,水泥性能不断提升。
欧盟:整合重组催生产业巨头
20世纪90年代,欧盟的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为应对产能过剩,欧盟内部的钢铁行业开始大范围整合和重组。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卢森堡阿尔贝德集团、法国于齐诺尔集团、英荷康力斯集团、德国蒂森克虏伯集团、意大利里瓦集团等。大型钢铁集团的成立,既整合了钢铁生产,降低了钢铁产量,提升了企业效率,又增加了欧盟钢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到1999年,世界前10大钢铁企业中,欧洲钢铁企业占6家,生产规模最大的阿尔贝德集团粗钢产量达到2200万吨,规模最小的里瓦集团粗钢产量也达到了1400万吨。
新加坡:睦邻友好合作,建设海外工业园区
充分利用活跃的亚太经济和周边国家潜力巨大的资源和市场,在海外建设工业园区,通过产业转移实现本土产业升级。20世纪90年代初,新加坡由政府主导,在关系友好的邻国选址建设海外工业园区。目前,新加坡已在中国等多国建立10多个海外工业园区,不仅与周边国家形成良好的区域合作关系,还通过产业转移实现了本土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