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5日在“中国PPP百人沙龙首届高峰论坛”上获悉,财政部正酝酿推出PPP建设的新举措。财政部PPP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焦小平表示,财政部对PPP的预算管理正在酝酿中。这个措施的出台将直接打消社会资本的忧虑,使PPP的示范标杆项目得到充分体现。
焦小平表示,对如何更好推进PPP项目,财政部进行了三大支柱建设,一是在社会公众、社会资本和政府三家共赢基础上对PPP进行政策和制度设计;二是当前中国改革的发展进程以及当前PPP市场的承受力,在2014-2016年间推行示范战略;三是采用示范项目的引导,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PPP发展模式,最终实现物有所值。
机构参与热情高
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余静波表示,在财政部正在筹备的中国财政合作投资基金当中,中国建设银行积极响应,是最大出资份额的金融机构。目前中国建设银行正与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组建一支PPP基金,规模初定是1000亿元。
保险资金参与PPP项目的热情同样高涨。在中国平安集团总经理任汇川看来,保险资金必将成为PPP市场的重要参与方。任汇川表示,从国外看,保险资金和养老金是很多PPP项目的主要投资方,一般的民营资本无法满足PPP项目的投资规模和期限要求,保险资金对资产配置要求一般都在十年以上,特别是寿险资金期限更长,保监会也一直支持险资投资基础设施,因此,未来保险资金在中国PPP市场上将发挥更大作用。
制定PPP项目综合解决方案是险资参与PPP项目的关键。任汇川称,PPP是一种项目组织形式,而非仅仅是一种融资方式。因此,单一的金融产品无法满足其需求。平安集团目前正在打造 PPP项目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建立服务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业务模式,统筹相关的开发产品,统一风险政策,和地方政府开展总对总的合作。
作为社会资本方代表,中国建筑副总经理李百安表示,在PPP合作模式中社会资本能够发挥比较重要的作用,中建总公司作为社会资本方之一,“十三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积极参与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
第三批示范项目待推出
焦小平表示,2016年将加强PPP市场透明度建设。财政部将采用新的更加透明可预期的方式推出第三批示范项目,并发挥信息平台服务和监管的作用。为了提高PPP的质量,财政部组织5个专家组进行打分,60分以上才可以入选,并从过去5个行业覆盖到13个行业,覆盖全国30个省市。
分析人士认为,从前两批示范项目看,第三批示范项目审核会更加严格。财政部PPP领导小组副组长、金融司司长孙晓霞表示,从去年开始,财政部就按照宁缺毋滥的原则,从地方上报的一千多个项目中筛选出两批共计233个PPP项目。中央财政的示范项目作为样板和标杆引领PPP项目规范实施。
焦小平表示,PPP模式的宏观顶层设计已基本结束,2016年将更多地转向操作层,抓好执行层。尤其抓好示范项目,把第一批、第二批项目做成真正的PPP项目,不符合要求的坚决挑出。通过示范项目真正找到可复制、可推广的PPP模式。
PPP项目由多个部委共同推进是今年PPP建设的一大亮点。住建部城建司副司长章林伟表示,住建部将定向精准地制定一些政策机制,促使PPP项目真正落地,解决政府投资不足问题,补齐短板。
目前已推出的PPP项目按投资额占比来看主要集中在交通设施、社会事业、水利工程、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短板领域。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已签约项目中,交通设施、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3类项目投资额占比较高。
焦小平坦言,很多地方依然把PPP作为一种融资手段,甚至保底的东西依然存在,观念转变面临较大挑战。此外,项目落地率不是很高。
PPP迎来稳定发展期
焦小平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4年是PPP的元年,2015年是PPP深化完善之年,从2016年开始的未来五年即“十三五”时期将是PPP稳定发展的高潮期。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日前表示,我国一年有超过10万亿元的公共建设或服务需求,保守估计,其中至少有10%都可以采用PPP模式,这意味着未来10年PPP市场将超过10万亿元,这将给投资者带来不可错过的机遇。
管清友认为,PPP项目往往具有回收周期长、现金流稳定等特点,与养老金、保险公司等的投资需求完美匹配,对长期投资者而言是较理想的配置型资产。此外,为适应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建设模式的变化,已有上市公司参与到PPP项目中。
分析人士认为,10万亿元PPP项目的背后还有很多万亿级的市场。一是PPP融资服务。PPP模式应用成熟的国家以债权融资为主,而中国的PPP项目主要为股权融资。债权融资能减少企业资本占用,降低企业成本,对于未来的PPP项目,债权融资是发展方向。二是PPP咨询服务。根据国外经验,PPP项目咨询费占项目总费用的比例在1%左右。尽管咨询服务费用高,但因PPP业务与普通模式相比较复杂,政府与企业仍有咨询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