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上讲,水处理产业链的参与主体有水处理工程设计商、水处理工程承包商、设备(包括水处理设备、管网、药剂、检测仪器等)提供商以及水处理设施运营商。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水处理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提出,近几年来中国水处理市场出现了一批专业水处理投资公司,这些水处理投资商在前台激烈争夺水处理市场,后台则网罗了一批工程技术公司、设备制造商和运营管理公司为其投资项目提供建设和管理服务,待到时机成熟后,大型专业水处理投资公司将会把触角向相关子行业延伸,以资本运作为手段,控股相关为之服务的设备制造、工程技术及运营公司,最终形成一批以水处理投资为核心,集设备制造、工程设计、工程管理、运营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的水处理集团群。
一般意义上的水处理行业则局限于生产和提供水处理产品及服务主体的集合,即水处理运营子行业。根据水的流转路径,水处理产业链可以分为:原水生产和供应、自来水生产和供应、自来水销售、污水收集和处理、再生水(中水)生产和销售,这些价值环节构成了狭义的水处理产业链。
图表 水处理产业链构成图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水处理工程经营模式分析
(一)自主投资运营模式
自主投资运营模式即为企业自筹资金(包括申请政府投资补助资金或国外金融机构援助性贷款)投资建设供排水设施,并运营管理,提供自来水或污水处理服务。由于水务行业产业化及市场化改革,国内大多数水务企业完成了改制,实现政企分开,转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因此该模式为国内水务企业普遍采用的经营模式。并且,水务企业一般与当地政府签署特许经营协议。
(二)BOT模式
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运营-移交)模式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部门通过特许协议,授予签约方承担公共性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融资、建造、经营和维护。在一定时期内,项目公司拥有投资建设设施的所有权,并被允许向设施使用者收取适当的费用,由此回收项目投融资、经营和维护成本并获得合理的回报。特许期届满,项目公司将设施无偿地移交给签约方的政府部门。BOT模式在我国水务行业发展过程中也得到了应用,例如,成都第六水厂、北京第十水厂等采用了该模式,并且国内一些污水处理厂的投资运营也采用了BOT模式。
(三)TOT模式
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即移交-运营-移交)模式是指政府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出让已建成的市政公用设施的资产和特许经营权,中标者在合同期内拥有该设施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合同期满后将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TOT模式在我国水务行业发展过程中也得到了应用,例如,法国威望迪水务公司采用了TOT模式购买了武汉、天津、上海和大连一些水厂的经营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