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旗下的赛迪智库发布了一份名为《2016年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形势展望》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虽然面临局部地区限电、补贴拖欠、上网标杆电价下调等问题,但政府将通过提升可再生能源附加、优化电站指标规模发放等破解瓶颈,而产品价格的持续下降也将抵消电价下调和限电带来的影响,预计2016年我国光伏装机将达20吉瓦以上。
产能利用率有效提高
报告显示,到2015年底,我国光伏累计装机超过43吉瓦,超越德国成为全球光伏累计装机量最大的国家。
2015年,全球太阳能光伏组件产量约为60吉瓦,同比增长15.4%,我国太阳能组件产量约为43吉瓦,同比增幅达到20.8%,前10家组件企业平均毛利率超15%。
多家企业开始在海外设厂,生产布局全球化趋势明显。2015年上半年,组件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9%,净利润同比增长9.7%,平均净利润率同比增长6.5%;我国光伏企业产能利用率已经得到有效提高,但受组件价格小幅回落影响,企业赢利能力仍然不强。
报告显示,2015年,在内外部环境的共同推动下,我国光伏企业加大工艺技术研发力度,生产工艺水平不断进步。骨干企业多晶硅生产能耗继续下降,综合成本已降至9万元/吨,行业平均综合电耗已降至100千瓦时/千克,硅烷法流化床法等产业化进程加快;单晶及多晶电池技术持续改进,产业化效率分别达到19.5%和18.3%,钝化发射极背面接触(PERC)、异质结(HIT)、背电极、高倍聚光等技术路线加快发展;光伏组件封装及抗光致衰减技术不断改进,领先企业组件生产成本降至2.8元/瓦,光伏发电系统投资成本降至8元/瓦以下,度电成本降至0.6~0.9元/千瓦时。
规范光伏发电企业税收标准
由于当前光伏行业仍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补贴拖欠、税赋负担重等问题,报告提出了“应创新金融扶持手段,设立投资基金,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加强统筹协调,保障发电全额收购”等多项建议。
报告建议,应多渠道向公众宣传关于光伏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媒体和金融机构等,应加深外界对光伏产业发展阶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认识和了解,鼓励金融机构创新融资产品,扶优扶强。报告指出,以财政资金为引导,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市场化运作。鼓励和吸引五大发电集团、电网公司、光伏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基金出资,以基金投入方式支持光伏企业发展,推动兼并重组,规范企业运作,加快形成良性自我发展能力。
同时,妥善化解国外贸易壁垒,鼓励企业抱团到国外成本洼地或市场潜力大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优化产能全球布局。尽快解决光伏补贴资金发放问题,尽快提高可再生能源附加征收标准,解决补贴资金缺口问题,光伏补贴即由电网公司代为垫付,年度终了再由财政等部门与电网公司进行审核、核算等,确保补贴资金及时发放。完善光伏补贴政策,促进技术进步,对效率低于一定标准的组件不给补贴或少给补贴。
报告建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应在国家层面出台明确的光伏发电企业土地使用税收政策,规范地方光伏发电企业土地使用税收标准。